时间:2021-8-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年夏天,即将28岁的毛泽东坐船沿长江东去,前往上海,又辗转来到了嘉兴。

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李达等13位一大代表就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一般,在民族危亡的暴风雨来临之际,毅然投身革命的浪潮。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油画何红舟黄发祥

这一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的少数青年知识分子、学生,筹建了中国共产党。

这一年,26岁的蔡和森在法国发起建党活动,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对于年轻的共产党人而言,这仅仅是个开始。

年,20岁的任弼时结束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启程回国。

两年前,24岁的刘少奇在团员调查表“现在愿做何事”一栏所填的是“工人运动、青年运动”。

后来,这两位青年知识分子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一年后,五四运动给予英日等帝国主义以有力打击。

大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奉系势力进入并掌握北京,北方革命形势越来越险恶。

“本党若干执行委员对孙中山的原则和政策所作的解释,在我看来,是违背了孙中山的意思和理想的。”

年,34岁的宋庆龄先生在武汉国民政府“分共会议”前一天,发表了这样的声明。

蒋介石对国共合作的蓄意破坏,将孙中山先生毕生奋斗的愿景葬送。

但青年的共产党人并没有消沉,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中点燃起来。

年,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负责警戒的是20岁的粟裕,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同年,在紧急召开的“八七会议”上,34岁的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决定中国革命未来的主张——“枪杆子里出政权”。

秋收起义的“霹雳一声暴动”,打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罗霄山脉不断燃烧壮大;革命军队与工农百姓之间勾勒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让“耕者有其田”。

年“一二九”运动迅速在全国各地扩展开来。同年12月11日杭州学生首先起来响应,举行示威游行。

“人民!武装你们自己!”

年12月9日凌晨,广大爱国学生的抗日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

他们高声呼喊,他们声嘶力竭,他们的声音响彻天际,每一声都铿锵有力。

郭明秋、姚依林等北平市学生联合会的共产党员率领北平余人进行示威游行,请愿学生高举着旗帜,手持着标语,高呼起救国口号。

"一二·九"的抗日怒吼,震撼了古都北平。

那一年,他们18岁。

从八年抗战到解放战争,

其中有人灰心,有人沮丧,有人退出、甚至叛变;

有人吓破了胆,也有人转向其它道路或立场。

但那些保持冷静、依然怀着坚定信念的优秀中国青年,凭借着信仰与毅力,点燃了革命之火,蔓延向中华大地。

二、

年10月1日,人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

年10月1日,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天。

天安门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30万军民齐集在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随着毛主席的这声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同时也开启了党的历史新征程。

海外学子们纷纷回国投身革命洪流。

年,39岁的钱学森和妻子决定回国,但却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直到5年后才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

这一年,34岁的叶笃正在老师罗斯贝的帮助下,与妻子冯慧辗转回国。

这一年,还有华罗庚、唐敖庆等大批年轻的科学家,放弃了优渥的待遇,冲破各种阻力,毅然奔向祖国的怀抱,把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到年底,已有多名回国留学生和专家学者。

这些归国的年轻学者和专家战斗在新中国的各条战线上,成为新中国重要科学领域的开拓者和研究工作的组织者。

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后,原子能、喷气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

“我要调动工作了。”

“调到哪?”

青年沉默良久,嘴角微微颤动着挤出三个字:“不能说!”

这是34岁的邓稼先和妻子的一段对话。

年,37岁的王进喜奉命从玉门油田带领钻井队来到大庆油田。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说道。

即使是右腿被砸伤,他仍坚持在井场工作;在井喷的危急时刻,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水泥浆池用身体搅拌起了水泥。

这些青年先行者没有辜负祖国的期望。

三、

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对现在多数人而言,“高考”是青葱岁月的“焦虑”代词。

但在年岁末,高考却是百万国人最宝贵的机会。

当尘封10年的中国高考考场大门重启,万考生一拥而入,深陷在茫然中的一代人,看到了天边第一缕晨光。

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展开,再到对外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

中国共产党人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的中国,从追跑到领跑。

年,36岁的纪世瀛与陈春先等人创办了中关村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半间旧库房,七八个人,元钱,这就是中关村的前身。

年1月25日的清晨,党中央肯定了服务部的大方向。

一声呼唤,中关村沸腾了!

如今的中关村已经成功发展成为“中国硅谷”,是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年末,温州姑娘章华妹经营着在如今看来有些“寒酸”的地摊生意,卖一些针线、纽扣一类的日用品。

当时,温州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员看到章华妹摆摊,便告诉她,现在做生意放开了,可以去领个证。于是,她便去了当地的工商所,领了一个营业执照。

这张营业执照,便是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而章华妹本人,则成为“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

那一年,她19岁。

那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改革的潮水,掀起了第一次全民下海的巨浪。

年12月,湖北武汉展览馆广场,数千名企业职工、教师、学生、个体户和待业青年等涌向这里“下海”经商。邱焰摄(新华社稿)

大批青年人从体制内走出,成了历史使命的负笈者。

“制度、环境比个人更能创造历史。”

年,35岁的陈东升,离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拍卖公司嘉德拍卖、中国第一家物流公司宅急送,后来又募资创办了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据人社部数据显示,年,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

从响应号召下海,到历经二十余载的摸爬滚打——

他们,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先行者。

他们,是中国最早的,具有清晰、明确股东意识的企业家的代表。

他们身上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巨大的商业财富,更是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这样的传奇还有很多——

年,网易在广州成立;

年,腾讯在深圳成立;

年年底,新浪在北京成立;

年,阿里巴巴在杭州成立;

年,百度在北京成立。

从青年到中坚,这些中国应用科技的领头羊企业家们在奋斗中成为了新一轮现代化进程的中流砥柱。

四、

在这个新世纪里,有太多承载了我们共同记忆的大事件,在匆匆流转的岁月间划下时间的真实刻度。

中国女排曾经沸腾了一代人的热血,也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长达20年的期待。

是她们,让最后的希望攀援着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记重扣敲开欢庆的锣鼓。

前有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女排精神,后有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载人航天精神。

中国的青年一代,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戈壁滩上空晨星闪烁,黎明的熹微之光映出地平线优美的轮廓。一个身着白色航天服的人影出现在欢送人群的面前——随着他的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

这个人就是“航天英雄”杨利伟,我国飞天第一人。

那一年,他38岁。

年,22岁飞行学院毕业的他如愿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十一年后,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杨利伟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中国航天员大队中的一员。

与他一起宣誓的,还有费俊龙、翟志刚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另外13名战友。

这一年,他们都是33岁左右。

年7月26日,航天员潘占春、费俊龙、翟志刚、刘旺在俄罗斯进行失重飞机训练。

年10月1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五号升上了天空。

在经历了21小时23分钟的飞行后,杨利伟从天上成功归来,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

一年后,中国探月项目启动,34岁的贾阳接到了研制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的任务。

为了能够模拟出月球表面的环境,他特意去吉林寻找一种与月球土壤成分相似火山灰,并买了几大卡车运回北京。

年12月,一只脚踩轮子、会奔跑、会爬坡的机灵“小兔子”“闯”上月宫,并顺利与着陆器互拍,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

它,就是玉兔号月球车。

从“北斗”全球组网,到“天问一号”飞赴火星;

从“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海试胜利返航,到“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全球领先;

追星揽月,攀山入海,祖国逐梦的脚步永不停息。

总书记曾在纪念五四运动周年大会上向广大青年寄语:

“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

今天的青年没有让人失望。

年的春天,4.2万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义无反顾地进入重疫区武汉。

数据显示,其中有1.2万人是90后、00后,是最标准意义上的青年。

“2月13日凌晨5点,我在武汉二环外快递仓库的一个高低床上醒来。这个仓库有些特殊,恰好建在下水管道口,潮湿阴冷。我拿起体温计,测了下体温,不超过36度。出门前看了下手机日历,原来,我已经22天没回家了。”

大年三十的那天,35岁的快递员汪勇正准备哄女儿睡觉,突然在朋友圈刷到一名护士的求助,“我们这里限行了,没有公交车和地铁,回不了家”。

从那一天起,他走出家门,开始招募志愿者接送医护人员的“组局”经历。

武汉盘龙城27岁餐饮店老板娘邱贝文在疫情期间发了一条朋友圈:24小时为武汉一线医护人员送餐,驱车20公里,一份盒饭也送。

24岁女医生甘如意从湖北公安县斑竹垱镇老家出发,用共享单车骑行多公里,又搭了段顺风车,辗转四天三夜,终于赶回武汉江夏区,替换已经在一线防疫的同事。

“我是普通的,但普通中我是炙热的。”

武汉夜景。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从战疫战汛战贫到复工复产,

从线下行业受阻到云端“自救”,

正是这些平凡的年轻人给予我们不平凡的感动。

39岁便开始驻村的的文伟红把最后的青春奉献给了乡村,“他把整颗心都给了这里”。

年,他意外触电身亡。他走的时候,办公桌上,一堆降压、治腰椎的药瓶边上,还静静躺着一张铜仁市委下发的“全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表彰文件。

平凡孕育着伟大,每个人都是这段旋律中跳跃的音符。

从到0,从到。

至此,贫困县全部脱帽。

百年前,青年们发起那场震铄古今的运动时,没有人能预见到它竟有如此伟力,竟会重塑一个国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

唯有时代,容得下最大的梦想。愿所有青年都能披荆斩棘,磨砺成自己的模样。

作者:李安然实习生刘姝华整理

终审:朱国圣孙韶华监制:陈东

编辑:申楠

近期热门视频

近期热点

?青春是什么模样?这群“80”“90”后

青年的你

?全球连线

新华社驻外记者“逆行”回印度是一种什么体验?

?当代青年消费清奇行径图鉴,你也这样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