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3月28日,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其中包括贵州黔南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湖北宜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科考船、中国科技馆、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中国科学院安徽合肥董铺科学岛、中国科学院西安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接收站三亚站。

这10个地方究竟有何奇妙之处

让小编带你一睹为快!

1

贵州黔南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于年提出构想,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于年9月25日落成启用。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2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腊县勐仑镇葫芦岛,中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风景名胜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前身为年蔡希陶教授领导创建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经历数次重组、改隶后,年9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定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隶属于中国科学院。

3

湖北宜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水电站,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三峡水电站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年正式动工兴建,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年全部完工。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米,蓄水高程米,水库长米,静态投资.66亿元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年7月4日投产,这意味着,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年7月4日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4

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上,毗邻钟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前身是成立于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年8月,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年5月,成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

5

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科考船

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科考船是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一个项目。该所正在打造“一小时科技旅游圈”,以海洋所位于南海路驻地的海洋科学综合实践基地、薛家岛的海洋考察船基地、古镇口的科教融合基地为依托,向市民开放海洋生物标本馆及由退役的“科学一号”考察船改造的海洋科普馆。同时,该所正在服役的“科学号”、“科学三号”、“创新号”、“创新2号”等科考船也将全部向市民开放。其中,“科学号”考察船具有全球航行能力及全天候观测能力,是目前国内综合性能最先进的科考船之一,船长99.8米、宽17.8米、深8.9米,排水量约吨,续航力10海里,最大航速可达15节。

6

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一期工程于年9月22日建成开放,二期工程于年4月29日建成开放,新馆于年9月16日建成开放。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开展展览教育的同时,中国科学技术馆还组织各种科普实践和培训实验活动,让观众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

7

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隶属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现隶属于战略支援部队。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总装备部20基地)是中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是测试及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和火箭导弹的主要基地,基地并负有残骸回收、航天员应急救生等任务,截至年10月1日,中国发射了约颗人造卫星,其中82颗在酒泉发射。

8

中国科学院安徽合肥董铺科学岛

科学岛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研究院)的别称,是中国科学院在安徽设立的综合性重点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合肥研究院位于“四大科教城”之一的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蜀山湖畔的董铺岛上,面积2.65平方公里。岛上三面环水,绿树成荫。江泽民年莅临视察时对这里的科研环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欣然题词“科学岛”,由此科学岛成为了合肥研究院的别名。

9

中国科学院西安国家授时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前身是陕西天文台,是以时间频率研究、授时服务为主,同时开展天体测量学、太阳物理、日地关系、天体力学、人造卫星观测与研究的综合性天文研究机构。全台分设台本部和授时部两部分。台本部包括时频主控系统、科研实验室、天文观测站和领导管理机关,驻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授时部(即二部)为长波和短波授时电台,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境内。年经国家科委批准筹建,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短波授时台试播,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发播标准时间和频率信号。

10

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接收站三亚站

三亚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在年05月24日正式挂牌成立,这将帮助中国观测并获取更多关于南中国海的信息。由中科院遥感地球所负责的三亚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将让中国现在就能够获取该国南部领海的遥感卫星数据并用于民用,三亚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拥有两套数据接收和传输系统,可接收10颗卫星的数据,使中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直接获取能力首次延伸到南部海疆。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王小龙

审核:管晶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