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7年, 28个冬去春来, 2千多个日夜的坚守, 6万多小时的辛勤付出, 在地下20至60米的地方, 八局人用拼搏的汗水“杀出重围”, 高质量如期完成了项目施工, 以高效务实的实际行动, 向重庆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筑千古之胜迹,写岁月之伟奇。 铸百岁之大业,驰九州之通途。 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部分全部开通。 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看今朝。8.2万平方公里,3千万人口,国家五大经济中心之一,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重庆,正在飞速发展。作为重庆“极核”,尽管坐拥“中国十大新地标商务区”、“中国最具影响力中央商务区”等殊荣,解放碑却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为分流解放碑周边区域的地面车流,改善渝中半岛的交通状况,经过充分的论证评估和详细的方案审批,一项市级重大工程——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地下环道(以下简称解放碑地下环道)于年7月正式动工,这也是全国首个在繁华中心城区建设的地下环道。 近日,这项工程已部分开通。而中建八局三公司承建的两个标段:地下停车场改造一期工程(K0+.5~K0+段)、地下停车库系统二期(五一路地下车库连接通道工程)Ⅰ标段均属此次开通段。 八局金陵 向地下要空间 破解交通“两难” 由中建八局三公司参建的解放碑地下环道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分三期建设,主要由“一环线、七联络、N连通”构成,环道的主通道宽约9.5米,出入口通道宽约7米。将把地下零散分布的26个停车库(涉及停车位约2.1万个)逐渐连通,届时将有效解决解放碑“停车难、行车难”问题。 “一环线”是指在地下20米到60米的空间,开通一条全长约3公里的单向双行循环道,线路走向为“临江门——较场口转盘——新华路——中华路——五一路——临江路——临江门”,建成后通车里程将达到6.3公里;“七联络”是指7条连接“一环线”的进出通道,总长度约3.4公里,分别连接北区路、嘉滨路、解放东路和长滨路,包括3条出口道、3条进口道和1条双向进出道;“N连通”是指环道与地下车库之间的多条连接线,这些连接线将解放碑区域的地下空间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资源共享、技术先进、运营高效的地下停车系统。 中建小先 迎难而上树信心 积极作为破难题 在每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难点、质量控制难点等问题在所难免。如何应对与轨道交通一号线的三个交叉点?如何科学高效完成众多附属结构施工?如何降低项目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解放碑地下环道工程建设自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中建八局三公司上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保质保量、务实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在这个项目中,最困难的部分当属解放碑地下环道与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的三个‘交叉点’。”三公司西南分公司经理、党总支书记汤昉柯告诉小先。根据当时的施工进度要求,必修在3个月内完工,为此,项目部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严格按照“三班倒”坚守在现场,用辛勤与汗水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以实际行动践行“铁军精神”。“工期紧、任务重、难度高,或许用‘艰难’二字都不足以形容当时的情况,但咱们最终还是拿下了‘三会’轨道交通一号线难题,‘搞定’大量附属结构的困局、‘爱护’周边复杂环境得以圆满兑现。啃下了这这块‘硬骨头’。”汤昉柯感慨道。 八局金陵 为有创新立潮头 不愧建设排头兵 创新乃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在解放碑地下环道工程建设中,中建八局三公司以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项目参与者的创新热情,将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管理与创新融合,培养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等在高难度工程中落地生根。 作为地下解放碑地下环道商务负责人,程飞已为这个项目付出了整整七年的辛勤与汗水:“从进场施工开始,我们每天都在同时间赛跑。”根据当时的施工进度要求,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地下环道与轨道交通一号线的3个交叉点施工,这对于所有项目参与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如果不能按时完成这3个交叉点的施工,将对整个工程产生严重影响。为了保证施工进度,项目部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专业优势,经过大家夜以继日的“头脑风暴”,发明了“多滑轮组四机联动井架提升平台”,并于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那时的重庆已进入盛夏,白天我们要顶着烈日协调各种问题,晚上还要绞尽脑汁搞研发,大家都很拼。”程飞若有所思的告诉笔者。 “环道大课堂”、“焊工比武大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升施全员专业技能水平与安全质量意识。“咱们的工人可谓是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平日里大家都戏称自己为‘土行孙’、‘地老鼠’,每天都在地底下挥汗如雨,‘重见天日’后还要参加各种活动。”工程部经理赵腾飞憨笑到道。 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二等奖、“先进班组”荣誉称号、两项工法总结……中建八局三公司上下对此项目倾注了大量心力,项目部所有员工齐心协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保障项目有序推进付出了辛勤与汗水。 中建小先 展铁军风采筑精品工程 传承“铁军精神”的八局人,中建八局三公司上下秉承敢打硬仗、勇于拼搏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采,激流勇进。在继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卫星垂直测试厂房、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空军综合楼、西安咸阳机场新航站楼工程、南京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工程……中建八局三公司以钢铁般的纪律作风、使命必达的干劲精神,在此项目中也是得到了贯彻和落实。 今年已经55岁的张佑喜是解放碑地下环道项目物资部主管,在他的身上,不但体现着我司铁军的“铁”,还彰显着物资岗位特有铁公鸡的“铁”。年,公司把老张从南京调到重庆,主要负责解放碑地下环道物资管理工作。对于老张来说,每天工作到凌晨1、2点是家常便饭,而早上5、6点又得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忙碌。“多亏我以前还当过几年兵,要不然身体肯定吃不消。”老张自嘲道。 “老张在工作中很严肃,从来不会给任何人面子,一旦发现问题,他会立马进行质问。”“老张可是出了名的‘铁公鸡’,有他在,工人们就不敢浪费材料。”在不少人眼里,老张做事总爱“斤斤计较”,经常拿个尺子东量西量,生怕有人多用了材料。 在技术部主管张晓鹏眼里,老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铁军精神”和“精细化管理”。张晓鹏的印象中,老张对工人们的下料单管控得非常严格,他经常教育大家在施工中不能完全按照图纸“依样画葫芦”,必须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张老师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年只能回家3、4次,真的很辛苦,我们打心底里佩服他。”张晓鹏感慨道。 7年 28个冬去春来 2千多个日夜6万多小时编辑作者:聂欢投稿邮箱: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