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痤疮医院简介 http://m.39.net/pf/a_8740647.html

-

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97岁生日。

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这里能看到一群全神贯注的参试人员端坐在计算机前细致判读数据,还有发射塔架上身着各色工作服的操作手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托举起飞天的火箭。

在推进剂加注库房,由操作手成长起来的加注指挥赵春来紧盯显示屏上的数字变化,有条不紊地下达着一个个指令。某航天发射任务马上就要实施火箭推进剂加注,而推进剂具有较强毒性和高度的腐蚀性,所以在加注前一定要对加注管路进行气密性检查。操作手苗国龙和鲍贺雨不停地穿梭在发射塔架和加注库房之间,用特制的肥皂泡涂抹在加注管路阀门、法兰等接头上,细致检查有无气泡出现,以此来确定系统管路气密性是否良好。

“发射场加注系统燃烧剂、氧化剂外管路全长近米,其中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的球阀、流量计、法兰、压力表接头有近三百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进行检查,才能确保设备绝对安全可靠。”赵春来告诉笔者。

七月的戈壁滩,太阳热情似火。不管是在试验厂房,还是在雄伟的发射塔架,都有军姿挺拔的警卫战士在站岗执勤。他们离火箭很近,笔挺伟岸的背影与火箭默默相依。“这里的太阳光线太强,往往一班岗站下来,都会将皮肤晒得生疼。”警卫班长谷雷一边拭去额头上的汗珠,一边说到。

“同志,请出示您的证件!同志,进入试验场所请您把手机存入保密柜!”警卫战士于福荣一边敬礼,一边提醒着进出的参试人员。这样简单的两句话他们每天都需要说上几百次,在重复单调中为火箭的成功发射保驾护航。警卫战士,一个普通的名词,却被他们诠释出了更为深刻的含义---发射场上的守护神。

在发射塔架十层空调工作间,操作手刘浩正往机房日志上详细记录着塔架每层封闭区的内部温湿度。七月的发射场已经酷热难耐,昼夜温差可达20多度,而星箭组合体在发射塔架整装待发时,就犹如初生的婴儿,冷不得热不得,干不得湿不得,封闭区内的温湿度需要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了保证地面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空调专业人员必须根据产品技术要求,24小时对塔上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进行精确调整。“我们每个人都是发射场的主人,为火箭发射提供服务,再苦再累也值。”正在测试空调设备风速的操作手米晨阳骄傲的跟笔者说到。

地下低压配电间,供配电技师卢忠善站在一排整齐的配电机柜前,全神贯注观察着各类电表指示灯,确保地面电缆对火箭供电正常;位于塔架十层的回转平台控制台前,操作手高武武用右手相继按下“接通电源”“启动油泵”“左右开锁”按钮,对控制台进行静态检查,平台指挥陈学龙坐镇一旁负责指导。在发射场已经工作了15年的陈学龙已数不清是第几次从事这项工作了,他所带领的塔勤专业也是在任务发射进入倒计时,最后从发射塔架撤离的一批人。

今年党的生日,航天发射场一片忙碌。虽然我们不知道更多人的名字,但是在火箭腾飞时,请记住他们---为火箭保驾护航的无名英雄。

▋作者:郎文海、王明艳

▋来源:解放军报社装备发展部分社

▋监制:邹维荣

▋责编:韩阜业

▋编辑:王晓学

更多新闻

继承先烈遗志筑梦浩瀚太空

盛会鼓舞人心,使命催人奋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