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806/9283952.html

中国航天由大向强的征程里

有太多前辈、烈士值得铭记

他们中,有像聂荣臻一样的功勋老帅

60岁的时候,聂荣臻来到西北戈壁。当时,前苏联突然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和技术资料。有外国人嘲笑说:“你们中国人穷得五个人穿一条裤子,还想搞什么导弹、原子弹。”他怒发冲冠:“搞不出两弹,我死不瞑目!”

年11月5日,他在自己亲自选址建起的发射场,主持发射了中国第一枚国产导弹“东风一号”,开启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危险的导弹、原子弹对接现场,他拉了把椅子坐下:“你们什么时候搞完,我就什么时候离开!”

他对自己的女儿说:“前进,并且要赶上或超过我们的对手,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唯一出路。否则,我们就将永远被人欺负。我决心把我自己的后半生贡献给我国的科学事业。”

聂荣臻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永远埋在了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他们中,有像钱学森一样的两弹元勋

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他也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年,钱学森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组委会评价他是“民族脊梁”,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他们中,有的像黄亮一样冲锋至生命最后

年3月,黄亮出生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一个苗家山村,生前是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测量工程师。

年5月,他因罹患恶性肿瘤不幸去世,他短暂的生命中留下追星揽箭的航线。弥留之际他留下遗言,将自己的肾、肝、肺和眼角膜捐献出来。他的骨灰被安葬在长江边的江阴花山公墓,如他所愿,可以一直守望着测量船出海、凯旋。

他们中,有的像王来一样舍生忘死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战士王来,牺牲时只有23岁,牺牲前,他在最后一篇日记里写道:“不能好事归自己,坏事归别人。”

一次任务中,大火骤然燃起,一名战友的工作服沾到火星燃烧起来,上前扑打的两名战士身上也着起火来。他冲上去拼命把战友着火的衣服扒了下来。战友得救了,气化分子却使他成了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为了防止点燃身边的战友和加注车,他大吼:“别过来!”转身向戈壁滩跑去。在戈壁滩的沙砾上,他留下了38个焦黑的脚印。

他们中,有的像姜秋江一样只留下一张照片

年6月19日,“长二捆”火箭正要转往西昌发射场时,卫星测试厂房的加注电动大门突然发生故障,如不及时修复,不仅火箭发射要推迟,而且还直接威胁卫星的安全。

“抢时间就是保成功!”当时,年仅31岁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员姜秋江冒着生命危险,毅然爬上了10多米高的电动大门。经过数小时奋战,故障排除了!当他修复好电机返回时,不慎将门框底板踏落,从10多米高处摔了下来……

姜秋江撒手而去时,只留下一张照片,却留下了对儿子姜于的影响。年,他的妻子亲手将儿子送到了丈夫曾经工作过的岗位,继续着父亲未能了却的心愿。

还有的

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墓碑上仅有四个字

烈士之墓

有人问,中国航天人的脚步

为何如此之快?

答案就藏在传唱多年的

《祖国不会忘记》里

“不需要你歌颂我,不渴望你报答我

我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

答案就藏在那些前仆后继

为国尽忠的前辈、烈士名录里

先烈们所奋斗的明天

即是我们所生活的当下

向前辈、烈士们致敬!

祖国的未来定当如君所愿!繁荣昌盛!

来源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

海报

王选达

编辑

王艳梅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