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以“五老”人员作用发挥为切入点,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为抓手,以学校、社区为主阵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建载体,重预防,普法平台搭起来。结合实际,积极搭建载体,不断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力度,奠定坚实基础。完善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对青少年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区各基层关工委成立普法工作小组,把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大局中,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课堂教学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文化建设,成为子女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各中小学、社区充分运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设置法律咨询室、禁毒宣传教育长廊等平台,为广大青少年免费提供各类法律服务。强化部门联合。注重发挥关工委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潜能和作用,不断加大协同推进力度,基层关工委之间、单位部门之间不断加强沟通合作,有效推动资源共享,增强活动开展的整体合力。 走出去,请进来,法治教育动起来。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以青少年普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达到“教育学生,带动家庭,辐射社会”的普法效果。开展活动讲法。组织政法系统志愿者和“五老”人员组成普法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带动学校、社区经常性开展“宪法晨读”“交通安全小警察”“小手拉大手,法律带回家”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积极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学校、社区,不断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加大宣传送法。组织全区“五老”宣讲报告团和关爱团,在中小学组织开展法治讲座、报告等,赠送法律书籍1.5万多本。开展模拟法庭,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接受法治熏陶。生动教育用法。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为载体,开展征文、主题演讲、手抄报、绘画、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活动。坚持开展网吧义务监督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进网吧等现象,提升业主的法律意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拓渠道,营氛围,多方力量聚起来。全面形成“网、微、屏、点”全方位互动的强大宣传声势,做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普法形式。充分利用“两校一中心”“肃州老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