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有着豪迈和雄厚的气势,而能说出这句话,其实就是一种对大汉帝国鼎盛时期的自信和底气。

陈汤为什么能有那么强大的自信和底气说出这句豪言壮语呢?

第一:

当时的汉帝国确实是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强盛时期,自文景之治起积蓄了数十年的国力,在武帝时期全部转化为武力,其兵锋甚至完全碾压了曾经在欧亚大陆所向披靡的匈奴人,将其一路打到了欧洲的咸海以西,再也没敢回来。

第二:

当时的汉帝国在疆土防御方面做到了固若金汤,尤其在兵乱连年的北方,他占领了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并以此为跳板,向北一路横扫匈奴,向西又远征大宛等西域各敌对国家,打通了丝绸之路上的诸多障碍,并建立了西域都护府,将大汉文化和国力在中亚、西亚各国宣扬,才使得八方臣服。

第三:

汉武帝派重兵打下了河西走廊地区,这不但为之后汉军一路将匈奴人追杀到咸海的大胜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汉武帝统治西域铺平了道路。

为什么河西走廊地区如此重要,汉武帝要不惜一切代价从匈奴手中夺取这块地盘呢?其实细看一下河西走廊的地形和位置,就不难看出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了。

重要的地理位置

河西走廊在古代被称为雍州、凉州,后世的董卓、马腾等人就是在这里起家的,它位于祁连山以北的一片长条地带,东西两侧连接着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如果想从欧洲或西亚地区来中国,就必须要从这片长条地带经过,所以这里也就是古时的丝绸之路中的必经之路。

而在河西走廊的南北两侧,则是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巍峨耸立且山路崎岖的两大山脉根本无法行军,所以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机械化部队想要成建制的开进中国内地也只能走河西走廊地区,这就是它在位置上的关键所在。

河西走廊被称为“地狱之门”,那里沿途村镇稀少,其中数百公里甚至荒无人烟,这里的气候环境极其复杂,雷雨大风天气时常突然来袭,山中随处可见人与动物的尸骨和散落的弓箭、行装。因此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环境,这里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咽喉要道。

西汉初年,大汉王朝与北面的匈奴连年征战不断,匈奴人经常由河西走廊频繁侵犯大汉。

在西域的大月氏国,和大汉一样都是匈奴的死敌,当时汉武帝派张骞为使,前往大月氏国,想与其联合从东西两侧夹击匈奴。

而张骞历经十三年,虽然没能完成与大月氏国联盟的计划,但通过这十三年的跋涉,却意外地掌握了西域各国的国情和地形。

回来后,张骞将自己在西域天山南北两端及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向汉武帝做了详细的报告,汉武帝了解到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后,于是派霍去病、李广、公孙敖等分兵进攻河西走廊,还派张骞随军出征,作为向导,不惜一切代价势必拿下这块咽喉之地,赢得日后对匈奴及西域诸国出兵的主动权。

汉武帝的战略眼光

在张骞的指引下,霍去病率领汉军铁骑长途奔袭多里,采用大纵深外线迂回作战,彻底打掉了匈奴对汉朝通往西域的这一咽喉要道——河西走廊。

汉朝赢得河西走廊之后,以此为出发点,数次发兵讨伐匈奴,终于在汉和帝永元二年的金辉山之战后,将匈奴彻底歼灭,报了当年汉高祖白登之围以及汉朝百年来所受之辱。

河西走廊自汉武帝中期归属大汉后,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俗称河西四郡。

后来在全面歼灭匈奴后,又收复了河南、陇西、上郡北部等地,置朔方、五原二郡。云中、雁门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扩展。西汉的北部疆界推到河套,阴山以北,至此奠定了汉地的基本格局,此外,还在今天的新疆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用以守卫西域防止外地,并调解西域各国间的矛盾,确保丝绸之路畅通无阻等。

当时的西域各国从国王到下面的基层官员都持汉朝的官印,以汉官身份治理百姓,实际上已经属于汉朝的少数民族特别行政区了。

而这一切的由来,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张骞带回的信息,以及汉武帝对河西走廊的战略眼光。除此以外,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在后续历朝历代的体现。

自汉朝以后,无论是隋、唐还是清朝,各鼎盛时期都对河西走廊高度重视,唐朝末年,连西域都已经守不住的时候,也没有丢下河西走廊不管。

隋炀帝甚至亲自视察河西走廊,了解那里的地理环境,并在焉支山下召开了“万国大会”,以彰显大隋朝的宗主地位。

在清朝时期,河西走廊更是备受历代皇帝重视,无论是康熙帝的十四子大将军王爱新觉罗·胤禵,还是雍正帝的得力爱将年羹尧,都在此镇守多年,其军事上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每一个地区对于一个朝代、国家来讲都有着十分重要、且不可取代的重要性,而真正要了解这些,不能简单的从地理的角度出发,而是综合了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综合性知识,才能更完整的明白一个地区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兴诗先生曾说:“只有用脚步去丈量过土地,才是真正了解它的深意。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如果不读书,即使行万里路也不过邮差!

刘兴诗老先生用60多年的时间,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结合60多年的心血写下了地理百科全书《刘兴诗给孩子讲中国地理》,这套书一共7册,以《伟大的中国》为开篇,从区划、民族、地形、水文等方面综合梳理了中国的地理、人文概况,其余6册对应不同自然区界的相应省份,科学清晰。

作者除了拥有专业扎实的地理知识背景,还擅长运用诗一样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自然地理与人文风情,让孩子享受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这套书籍现已上架百家度小店,一共7册,仅需要78元,除掉运费平均一本书不到10元,厚厚的7大本,仅一杯咖啡的钱,就可以感受中国地质学家刘兴诗老先生60年的心血结晶,何乐而不为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