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为什么叫陇,有以下几个说法: 1、“陇”字诞生的基础,首先来自先人对甘肃地理形势的总体认识。周庄在《汉书·地理志注解》认为,甘肃由两条山脉构成,西部由陇山(今天水市南秦岭)构成,东部由鸟鼠山构成。中间形成的峡谷则是关中通往河西走廊的天然通道。张巨明在《“陇”与“陇右”历史地理考》一文中认为,“陇”字产生的具体地望可能应在今甘肃礼县、西和县交界处(大堡子山)。“陇”字最终的定型,可能经历了从“陇丘”“陇坻”,再到“陇山”,最后到“甘肃”这么一个过程。 2、源自陇山。《十三州志》提到:“有陇山,其坂九回,上者生角,故名白角,下者生骨,故名白陇。”此后,“陇”字开始用于地名,特指“陇西”。隋唐时期,“陇”字的地名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陇西”,还出现了“陇右”“陇阳”“陇州”“陇东”“陇头”等。而到了明清时期,“陇”字的地名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把现代甘肃地域全部囊括在内了。 甘肃名称的由来 甘肃古时候,一直被统称为“陇”。而“甘肃”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据学者研究,甘肃的命名始于唐代。 据《唐六典》记载,唐太宗贞观元年(年),分全国为10个道,甘肃属关内道;唐玄宗开元五年(年),在长安与吐蕃边境地区增设临洮军;开元六年(年),改临洮军为安西都护府,府治在今张掖市。 此外唐代还实行过州、县两级制,在河西设四郡七个州。其中的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和秦州(今天水市)等三个州的地理位置与今天的张掖、酒泉、天水一致。 而这三个州的各县则统称为“甘肃”。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又形成了新的地名——甘肃。 到了元代,正式设立甘肃行中书省,简称为“甘肃行省”。 此后,“甘肃”一直沿用至今。 #百度初秋打卡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