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学习永远在路上

——酒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研修培训班学员感言

周瑜德

肃州区委政法委副书记

此次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研修培训是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要举措,通过培训启迪了思维,专家教授就政法干部法治思维养成、推进网格化智能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等专题进行讲解,对社会治理现代化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培训开阔了眼界,尤其是闵行区推行网格化、社会治理、城市运行和应急管理“一网统管”模式,为我区“雪亮工程”建设、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借鉴;通过培训提升了信心,且听且学,且行且思,学习先进经验,补齐自身短板,建立健全“三社联动”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实践具有肃州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牵引的平安肃州建设水平。

万中元

金塔县古城乡党委

副书记、政法委员

作为乡镇政法委员,落实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基层平安建设的任务还很重。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当好宣传员,广泛学习宣传社会治理现代化重要意义,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平安乡村建设;当好落实员,充分发挥政法委员牵头抓总作用,协调统筹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政法单位力量,提升乡村两级综治中心服务质量,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力量下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当好监督员,拓宽网格员队伍,优化网格员服务,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全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蔺建春

玉门市新市区街道党工委

委员、副主任、政法委员

通过培训学习,感受颇多。做好城市社区工作,要进一步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动员社会组织和各支志愿队伍下沉基层、组团服务,形成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进一步优化“活力网格”工作模式,整合市场监管、民生保障、应急管理等部门信息,形成健全完善的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要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即赋权增能,把更多资源、服务放到社区;“减法”即减负减压,使社区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为老百姓干实事、解难事上;“乘法”即科技赋能,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除法”即革除弊端,反对形式主义,更好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宗呈祥

瓜州县河东镇

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实学实干开新局,千里逐梦谱新篇。通过培训使我对基层政法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今后工作中我将把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与推进平安建设结合起来,增强乡镇政法委员依法履职能力,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转变为想问题、办事情的思想行动自觉;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和法治文化广场建设,不断规范和优化48个二三级网格,真正把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当地。要推进河东镇“一厅N室一中心”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造“党建引领、首问责任、五治融合、六联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模式,实现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调处。

张吉斌

敦煌市社会治理

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有幸参加此次培训班,通过教授讲解、参观考察、讨论交流,使我深切感受到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绣花式”精细社会治理方面努力的大胆探索和有效实践,不仅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认知,更丰富了理论、提升了能力,为我市更好地立足实际,全面打造服务集群、力量集中、功能集合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平台提供了借鉴。我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认真学、思、践、悟,不断推动我市综治中心在整合资源力量、完善多元化解机制、优化提升运行质效等方面取得实效,努力将市镇两级综治中心打造成为一个为民、便民、亲民、利民、惠民的实战化新平台。

蒲红霞

肃北县委政法委

副书记

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各地整合综治、城管、公安、市场监管等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成立城市运行服务管理中心,通过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不仅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也为更好地统筹协调、整合力量服务群众积累了成功经验。回去后我要进一步吸收消化好各位专家教授的讲课内容,积极借鉴上海的先进经验,结合肃北县社区、牧区、农区不同实际和民族特色、文化风俗、地域现状,提出更加有效的社会治理措施办法,认真落实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各项工作,为推动我县社会稳定、民族团结、高效治理、繁荣发展竭尽所能。

王艳梅

阿克塞县综治中心

副主任

通过学习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进理念,使我进一步开阔了思路眼界,明确了目标方向。我们将对标对表试点任务清单,围绕“事要解决”,配齐配强乡镇力量,强化“一办四室一中心”建设,打通服务农牧民群众“最后一公里”;围绕“高效治理”,实施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形成社区、楼院、单元“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精准解决群众诉求;围绕“全域感知”,将综治信息平台、公共视频监控、综治E通高度融合,实现全员管理、全网覆盖、全程管控;围绕“共建共治”,以“牧区学习驿站”“马背流动党校”“党员红书包”“马褡子”等载体,促进“五治”融合,实现多元共治,全力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

(基层社会治理科图\文)

★识别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