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酒泉夜光杯雕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盛唐诗人王翰的《凉州词》,将古代戍边将士的边塞生活描写得诗情画意,也使得夜光杯驰名天下。

几间土坯房、自制的设备、全手工操作,十几个人耗费3天时间,才能将从深山中运来的祁连玉石一刀一刀雕琢成一只夜光杯——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酒泉夜光杯雕刻技艺老匠人的工作缩影。

正是凭借这种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老一辈的匠人们才能将夜光杯雕技艺传承至今,使其成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记者踏上探寻夜光杯雕技艺的传承之路,来到了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单位——酒泉夜光杯厂。

(一)

正值酒泉旅游市场淡季,酒泉夜光杯厂的展厅内少了几分国内外游客比肩接踵的热闹气氛,高脚杯、龙凤杯、仿古爵杯……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祁连玉雕工艺品。在灯光的映衬下,匠人们精雕细琢的祁连玉工艺品透露出一种历史沉淀感。翻阅展架上的史料书籍,记者发现早在周穆王时代,西域就曾向朝廷敬献“夜光常满杯”,这一史实被东方朔记载于《海内十册记》。

权玉廷是夜光杯雕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在酒泉夜光杯厂已经工作了30余年。

“此展厅所展示的工艺品,以中国历史发展为主线,可以找到古爵杯、古龙杯、古牛头觥、玉盖碗;以中西方文化为标杆,可以看到茶具、高脚夜光杯、红酒杯;以文化生活用途不同,可以发现文房四宝、屏风摆件、雕花玉碗。”权玉廷指向展架上的各类工艺品,依次向记者介绍。

权玉廷介绍说,酒泉夜光杯传统制作工艺复杂而又精细,严格而不失优雅,要经过选料、验料、钻棒、切坯、掏膛、造型、粗磨、细磨、溜杯、抛光等38道复杂工序。所用的工具有磨床、钻床、切砣、钻筒等20余种,操作全靠手工精雕细琢,制作出的夜光杯造型优美、薄如蛋壳、色彩斑斓。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传承人,这些制作工序必须熟练掌握,这是老师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想要制作出精美的夜光杯,还需要匠人的悟性与品味,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权玉廷说。

(二)

欲见风景,必经风雨。权玉廷向我们拿出几本发黄的有关酒泉夜光杯雕传承事迹的史料书籍。

年,王三忠等12位玉雕老艺人,在县政府的组织下成立了地方国营酒泉夜光杯厂,使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得到了及时抢救和不断发展。

技艺的传承离不开产品的发展。年至年是酒泉夜光杯的兴旺期,夜光杯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酒泉夜光杯厂的厂址还一度出现在日本游客赴中国旅游的随行地图上,酒泉夜光杯曾在短时间内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据权玉廷介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商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夜光杯加工行业的统一标准难以有效执行,夜光杯加工呈现出选料低下、粗制滥造、竞相压价等恶性竞争行为,甚至还出现了用特殊胶水将破损石材黏合制成的夜光杯。普通消费者很难发现其中的端倪,复杂的市场环境使得酒泉夜光杯厂在一段时间内面临亏损困境,许多匠人因此离开了夜光杯加工行业。

“哪怕市场再不好,我们也决不放弃对夜光杯雕技艺的态度与执著。制作精品,是老师黄越肃教导我们要坚持的唯一宗旨。”权玉廷说。正是凭借着这种执著的态度,经过国家严格审核,年,酒泉夜光杯雕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夜光杯厂成为遗产保护责任单位。年,黄越肃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夜光杯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据权玉廷回忆,当夜光杯厂被作为遗产保护责任单位后,时任厂长黄越肃深感责任重大。他陆续培养出多名学徒,长期开展传习活动,培养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一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两名,并不断提高夜光杯雕制作工艺的标准,保持夜光杯雕的生命力。如今,黄越肃年事已高,无法亲临传习活动现场,但传习活动依然保持至今。年以来,酒泉夜光杯厂组织举办了夜光杯雕传习活动40余次,举办培训班10余次,并长期坚持在酒泉市文化馆举办的“非遗日展演活动”上亮相,拉近夜光杯雕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下一代了解并传承民族瑰宝的制作技艺。

(三)

经过夜光杯雕匠人的不懈努力,酒泉夜光杯厂被续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和“全国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多年前,酒泉夜光杯厂代表甘肃省应邀参加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并荣获优秀奖。年,甘肃省文化厅将酒泉夜光杯厂三件高端工艺品——屏风、精品壶、爵杯作为代表中国甘肃的工艺展品选送至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并成功入选展览。

同时,新开业的酒泉夜光杯旅游接待中心集酒泉夜光杯雕传承和传习、非遗保护成果展览、产品销售等为一体,每年邀请一些社会团体、中小学生、小记者参观,使大家能够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继承中的发扬,延续中的坚持,酒泉夜光杯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有效地传承与发展,并孕育出璀璨之光。

(来源:酒泉日报作者:杨中恺谢沛宏)

非遗

酒泉夜光杯雕

(民间美术)

酒泉夜光杯雕历史悠久,据《十洲记》记载:周穆王时,西域向朝廷进献贡品,其中就有“夜光常满杯”之述。唐代诗人王翰游至西域写下了著名的诗词《凉州曲》,诗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其中就描述了夜光杯这种民间工艺品的魅力。

酒泉夜光杯雕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原料、复杂的制作工艺,成为酒泉民间工艺品及旅游工艺品的缩影。据文献记载和相关民间传说,酒泉夜光杯雕距今已有二干多年的历史。夜光杯原料硬度适中,在地质莫氏4—5度,韧性好。制作工艺上保留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并结合现代科技技术,增加了多道制作工序及产品品种,使产品圆滑深沉、古朴典雅、玉色透明鲜亮,月光下斟酒对饮,杯内的酒明若水,因而自古就有“酒泛夜光杯”之佳传。

明末清初是夜光杯生产的兴盛期,酒泉有十多家玉石作坊制作夜光杯,由于种种原因,至民国时期,酒泉仅剩三家生产作坊。建国初期,玉器工人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年,老艺人王三忠在北京出席了全国工艺美术老艺人代表大会,并代表酒泉人民向毛主席敬献了两只夜光杯。改革开放后,为弘扬民族文化,市政府将酒泉夜光杯及生产工艺作为酒泉市的旅游形象产品大力宣传,使其得到了振兴和发展,产品先后荣获全国旅游商品研评会金奖等18个奖项。年经国家旅游局、贸易部评定,酒泉夜光杯厂为全国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酒泉夜光杯因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引起世人瞩目。

酒泉夜光杯雕《龙杯》

酒泉夜光杯雕《爵杯》

传统工具(手工钻床)

来源:酒泉市文化馆

???酒泉热线









































白癜风怎么治疗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办法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