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很多人会外出求职、务工,一些不法分子可能打着“招工、介绍工作”等名义对求职者实施诈骗,骗取钱财的案例时有发生。请大家擦亮眼睛,多掌握防骗常识,谨防被骗。 ?套路1:面试交“保证金”,“公司”拿完钱就消失 刘先生在某招聘网站上传了自己的求职简历,不久收到自称是“招聘工作人员”的短信通知,称让刘先生到某写字楼某公司进行面试。刘先生到场面试,对方以缴纳保证金及服装费为由,要求他交元,交费后刘先生便回家等通知。次日,刘先生又接到这位“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故作熟络,称要跟上级领导疏通关系,请刘先生先行垫付资金,等日后入职再还钱,刘先生信以为真,想着“新工作”跑不掉了,于是立即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账号转账元。 然而,刘先生迟迟未收到正式的入职通知,再次拨打“工作人员”的电话已显示为“空号”,来到面试时的写字楼寻找,却发现已人去楼空。 提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担保金或其他名义的财物,均属违法行为。市民在应聘过程中遇到企业要求先行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时,需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套路2:交中介费应聘“知名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