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为甘肃省地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自东而西有祁连主峰、讨赖山、大雪山、野马山、阿尔金山、党河南山、赛什腾山,属大陆性干旱气候。
一、雪山驼掌
雪山驼掌,又名丝路驼掌,是甘肃地区的传统佳肴,色、香、味、形俱佳。色泽分明,造型美观,口味咸鲜微辣。主要原料驼掌、鸡腿、猪蹄、火腿、鸡蛋、冬菇等,按烹制而成的。用高丽糊做雪峰置于盘中,再把煮熟去骨的驼掌切成片放入雪峰之间。 二、驼蹄羹
驼蹄羹是地道的唐菜。驼蹄羹味道鲜美。主料是驼蹄。调料突出姜、葱、胡椒。佐以香菇等清爽可口的菜蔬。汁浓如乳。入口清香,回味不尽。改革开放以来,陕西人宴请嘉宾,常常以此作为第一道菜,受到普遍好评。现在的驼蹄羹,是根据历史资料,由西安市烹饪研究所和曲江春饭店的厨师研究仿制的。 三、拉条
拉条是西北人的日常的主食之一,家庭饭馆随处可见。和面时放适量食盐,经过揉、揣、醒等工序,做成面剂,食用时搓圆拉细入锅煮熟,拌以各类炒菜或炸酱即可。上炒锅加料配炒,即成炒面。拉条面名目也多,细圆的叫鸡肠儿,更细的叫一根线,按成宽扁的叫扁叶子,窄扁的叫韭叶子,要求是拉的越薄越好。鸡肠面揪成一寸左右的叫“炮仗子”,更细的叫“香头子”。扁叶子揪成方形薄片的叫揪片子。 四、大漠风沙鸡
大漠风沙鸡所属一款美食,主要原料有三黄鸡1只约克香芹、香菜等,这道菜非常美味。 五、花锅盔
花锅盔是甘肃省传统的地方小吃。花锅盔描画图案的内容大多是嫦娥奔月、松竹梅兰、仙桃果之类。面饼上除嫦娥外不画其他人物。这种约两寸厚的生面饼做好后,便放入烧锅中用麦草点火烧烙,因为锅子很小,每次只烧一个,往往一户人家要烧半个月。为了做成各种味道的花锅盔,加入南瓜(窝葫芦)、红曲、黄曲、姜黄(均为调味食色粉)、枣泥等,做成别具风味的锅盔在中秋节和春节大家都会做各种各样味道的花锅盔,因为它代表着团圆,这是中国的传统习惯。 六、发子面肠
发子,又名筏子。发子面肠是一种以肥肠为主要原料的美食。 七、泡儿油糕
泡儿油糕是甘肃敦煌宾馆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创出的一种传统风味食品,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它是由面粉配食糖、猪油、桃仁、芝麻、玫瑰等制成的松糕,酥松香甜,味美可口。 八、小米松酥饼
小米松酥饼是一种传统面食小吃。本具有补中益气,润肠道,利消化的功效,在制作过程中,因加入牛奶,白糖等多种营养原料,更是提高了本产品的营养价值。小米酥饼以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入口即化的特点。 九、驴肉黄面
驴肉黄面是敦煌的一道名吃,号称中华一绝。“驴肉黄面”顾名思义,其实是两道菜,一盘驴肉作菜,配手工拉制的黄面作主食。敦煌民间流传久远的吃法便是如此。到过敦煌的人和生活在敦煌的人都会在路边看到很多驴肉黄面馆,正宗的酱驴肉黄面馆敦煌人都知道,有家顺张黄面馆,就是享誉敦煌城的驴肉黄面代表。 十、双塔鱼
双塔淡水鱼肉脂细嫩爽口,为今日敦煌“大汉雄风”、“盛唐气象”、“敦煌新景”、“市井百吃”四大美食系列之中的保留菜单。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