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送精彩ID:bfxc西部醋王-酒泉百福香:极力打造最全面实用的服务平台!每日提供励志 人生 管理 实用 能量 吐槽 情感 健康 智慧 娱乐 旅游.....欢迎 西汉胜迹位于鼓楼东1.9公里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汉式园林,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园内有泉有湖,有山有石,建有酒泉胜迹、月洞金珠、西汉胜境、祁连澄波、烟云深处、曲苑餐秀、花月双清、芦伴晚舟八大景区。古树名木,参天蔽日;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素有塞外江南、瀚海明珠之美誉。如今,这里已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AAAA级旅游景点。仿汉阙式门楼建筑,是酒泉公园的南门,也是公园的正门。主体由子、母阙构成,风格古朴自然,气势恢宏雄壮。中堂上悬挂的两块牌匾,揭示了酒泉公园的独特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其中,瀚海明珠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道兴所题,泉湖胜景是曹无所题。匾额的上方镶嵌着一幅牛头浮雕,是采用祁连山深处特有的花岗岩石精雕而成的。相传明末清初时,酒泉城中经常洪水泛滥,据说有妖魔鬼怪在作祟,人们就在钟鼓楼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建了一座寺庙来镇邪。因为两座寺庙与钟鼓楼形成一个牛头的形状,所以人们又把酒泉城叫做卧牛城。 东风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基,又名东风航天城。位于酒泉市东北公里处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是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各种型号运载火箭和探空气象火箭的综合发射场,拥有完整、可靠的发射设施,能发射较大倾角的中、低轨道卫星。 中心自年创建以来,曾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过骄人的八个第一;年4月21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起;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空;年5月18日,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在这里飞向太平洋预定领空;年9月20日,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上太空…… 至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地发射了21颗科学试验卫星,其中,这里发射的8颗可收回卫星,成功率达%。为中国著名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目前,对国内游客开放的景点有:卫星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长征二号火箭、测试中心、卫星发射中心场史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东风水库、沙漠胡杨林等。中心有二星级标准的东风宾馆可供游客下塌。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麓的大泉河畔,南北长约多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艺术内容最丰富而又精湛的石窟群。年12月,被省委确定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记载,公元年一个叫乐尊的和尚在这里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人们相继在这里开窟。现存洞窟最早建于十六国朝代(北京),其后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共十个朝代0多年时间的不断开凿,截至年,保存完好的洞窟有个,内有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多身彩塑。 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和壁画三体合一的石窟艺术。石窟大体有禅窟、中心柱窟、殿堂三种形制。塑像是石窟的主体,均为泥塑彩绘。艺术上受到印度“犍陀罗”、“马土腊”等造像风格的影响,结合民族传统,逐步形成中国的彩塑风格。壁画主要有佛画像、民族传统神州题材、佛经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画等七类。年发现的藏经洞(今第16窟),更是莫高窟的精华所在。这里藏有大约5万多卷古代珍贵文献和大量的绢画等艺术品,最早的有三国两晋时代的写经,最晚的是公元2年的写本。藏经洞出土的文物中有90%以上是佛经,其中有不少是失传了的珍贵经典。此外,还有儒家的《诗》、《书》、《论语》等经典;有涉及古代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历史文献;有古代变文、曲词等文学作品以及俗字、音韵等语言文字资料;还有包括医药、天文历法、地理等方面的古代科技材料;也有古代乐谱、舞谱以至体育方面的《棋经》等文献。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拨款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维修,年国家批准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及附近的石窟进行了现代化的保护和系统的研究。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中心,莫高窟也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观光者、考察者。 阳关 阳关,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 提起阳关,人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杰作,可谓千古绝句,经配曲吟唱,广为流传。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而今,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让后人凭吊。在山南面,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滩,这里沙丘纵横,有一道道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当地人称为“古董滩”。在古董滩沙丘之间的砾石平地上,散布着许多古代的钱币、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分布广泛,随手可捡。所以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除此之外,这里还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址,当大风过后,这些遗址清晰可见,引人瞩目。古董滩面积约上万平方米,面积大、散布文物丰富。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勘察古董滩四十道沙梁后,发现了大片版筑遗址。经挖掘、测量,这里的房屋基础排列清晰整齐,附近有断续宽厚的城堡墙基,还出土了大批遗物。从遗迹及文物分布来看,在古代这里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地方。此挖掘发现与《新唐书·地理志》及敦煌遗书《沙洲图经》等史料记载的汉代阳关位置相符合,考古学家根据史料考证,认为现在的古董滩就是古代阳关的关城所在地。至于阳关何时何因被掩埋,至今还无从考证。 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阳关一带已是敦煌最大的葡萄基地。站在烽燧高耸的墩墩山上,举目远视,绿树葱葱,一派塞上绿洲的好景色。 额济纳旗胡杨林 额济纳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辖下的一个旗,面积为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多为无人居住的沙漠区域。额济纳,与马可波罗元朝时记录的“亦集乃”同义,现标准的土尔扈特蒙古语中还是称其为“亦集乃”当地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语称为“先祖之地”,也被国外一些历史研究专家称为最早匈奴的首都。 神奇美丽的额济纳,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极具西部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黑水城蒙古语称哈日浩特。位于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处的弱水河东岸,是西夏重要的农业基地和边防要塞,也是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岭北行省的驿站要道。黑水城呈长方形,四周城垣保存较好,平均高度达10米以上。在此出土的大批文书档案,形成一门新的学科—黑城文书学。年,黑水城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为居延遗址保护区。 (二)塔王府蒙古语称诺彦乃白兴(王爷府)。位于达来呼布镇东2.5公里处,总面积3平方公里。是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扎萨克塔旺嘉布官邸。始建于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年修复。院落建筑坐西向东,为北京四合院形制,浓荫蔽日的胡杨林三面环绕,一面濒临额济纳河;殿堂布局严谨,建筑风格独特。院内外绿树婆娑,景色宜人。 (三)居延海因匈奴居延部落而得名,意为天池。远古时期,居延海就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受弱水补给量的影响,居延海水面变化多端,是一个神奇的“游移湖”。 (四)胡杨林景观区达来呼布镇以东16公里处。胡杨又名胡桐,蒙古语称陶来。全旗现存胡杨林3万公顷,已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视为活的植物化石,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每年深秋时节,一派金黄,景色壮美。额济纳胡杨林[3]区是世界仅存三处之一,且保护最为完整。区内珍贵动物马鹿、白鹤、野骆驼等也在保护之列。该区对保存物种,防风固沙,拯救塔里木生态环境均有重大意义。 (五)怪树林在达来呼布镇西南28公里处,有一片面积10平方公里的怪树林,呈现出久远的历史风貌。远远望去,这里胡杨“陈尸”遍野,仿佛曾经发生过殊死的恶战。胡杨形态千奇百怪、奇形怪状。有的似开膛破肚的巨人,匍匐扭曲;有的像斩腰断臂的勇士,昂首挣扎。 (六)嘎顺扎德盖岩画位于达来呼布镇东南公里处。公元年,漠北突厥人途经居延远赴青海。期间,突厥人在嘎顺扎德盖牧点的一条河沟岩壁上留下岩画作品。岩画分为5个集中点、6个组及2个单独画面。图象主要以骆驼、马、野山羊、乘马者为主。此外还有原始文字、符号标记、图腾和神灵等。着重反映狩猎、游牧、迁徙等内容。岩画最常见的制作方式为擦刻式,符合突厥人创作的艺术特征。 旅游贴士 交通: 1.飞往银川,乘车往阿拉善盟右旗,在沙漠入口租越野车或骆驼进入沙漠腹地。出沙漠后可经酒泉东风航天城进入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再租车前往一道桥至八道桥观赏和拍摄胡杨林,并去往怪树林、黑水城遗址、古居延海等景点。(提醒:行前需打听经东风航天城的路有否封路禁行。 2.银川——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坐班车至额济纳旗。 3.从呼和浩特、包头、临河等站乘坐次列车。 住宿:巴丹吉林沙漠内有居民点提供食宿,但床位很少。额济纳旗主要的旅游期是每年的9月底到10月中旬,在这期间达来呼布镇有多家大小宾馆,入秋床位紧俏。镇上的很多居民把自己家的房子提供出来,几室一厅供游客居住,因为是居民平时自己住的房子,大多环境整洁,设施完善。 摄影:早晚在沙漠腹地庙子海及诺尔图周围拍摄,此时段沙纹光影、线条层次和色彩丰富,湖中倒影清晰。二道桥及四道桥的胡杨林景色最美,二道桥早晚可拍胡杨倒影,黑水城拍日落光影效果好,古居延海可拍日出。 最佳时间:9、10月,天高气爽,少风沙,宜进入沙漠腹地。10月上旬至中旬,胡杨叶子黄得最亮丽。 鸣沙山月牙泉 天地奇响,自然妙音──鸣沙山,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鸣沙山北麓,面积约平方公里。鸣沙山、沙峰起伏,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同为我国四大鸣沙山之一。是“郭煌八景”之一,景名“沙岭晴鸣”。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 月牙形的清泉,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处,碧波荡漾,水映沙山,蔚为奇观。对于月牙泉百年遇烈风而不为沙掩盖的不解之谜,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这一带可能是原党河河湾,是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道变化,遂成为单独的水体。因为地势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中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这种解释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没有消失的一个原因,但却无法说明因何飞沙不落月牙泉。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榆林窟—东千佛洞 瓜州榆林窟又名万佛洞,是中国佛教石窿艺术的重要宝窟之一,位于瓜州县城南76公里处榆林河谷两侧的砾石崖壁。目前存石窟42个,其中东崖31座,西崖11座,一泓清流流过崖间。因其河谷中遍生榆树而得名。 历经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建造和重修.窟内共存唐至元代多年间的彩塑千余身,壁画0多平方米。榆林窟始建于北魏,洞窟形制、壁画内容、艺术风格及供养人题名等均表现出了与莫高窟石室艺术的密切联系,为敦煌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了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七一”冰川 “七一”冰川位于嘉峪关市西南公里处的祁连山腹地,它是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的科技工作者和原苏联冰川学专家于年7月1日发现、并以发现日期命名的一座高原冰川。该冰川斜挂于坡度小于45度的山坡上,冰层平均厚度78米,最厚处达米,冰峰海拔米,冰舌前沿海拔米。
“七一”冰川旅游区域约4平方公里,每到夏秋季节,冰峰在蓝天丽日下分外晶莹耀眼,与潺潺的溪流以及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高山牧场,共同构成一幅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迷人画卷。由于冰川海拔较高,游客登临时常常会遇到阴、晴、雨、雪等天气,在一日之内经历四季,堪称一生中难忘的体验。“七一”冰川还以“亚洲距离城市最近的可游览冰川”被编入了部分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教科书。
“七一”冰川气候独特,景色迷人,是开展登山探险、避暑休闲、科考研究等旅游活动的好去处,也是嘉峪关市旅游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2年至3年,嘉峪关市共投资.01万元,铺筑了自S线至山脚下9.公里沙石路,修建了 0平方米停车场和米步行台阶,并对近2公里登山道路进行了修整。修建了占地.8平方米的“冰川环保探险旅游服务中心”,内设接待室、急救室、工作室、厨房、餐厅和6间客房,配备了发电机和全套的住宿接待设施,使冰川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功能得到了初步改善。 雅丹地貌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在距敦煌公里,玉门关以西85公里的地方,有一处风蚀地貌群落,俗称魔鬼城。 截至年,已建成中国地质公园。在一条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干涸河床地带上,雅丹密布,丘峰林立,形态各异,不论是个体,还是整体,规模之宏大,气势之浑雄,均属世界罕见。 酒泉鼓楼 她座落在肃州古城中央。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座建筑艺术珍品。它高大挺拔,设计精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三十多年了。 鼓楼建筑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基座是东晋时期酒泉古城的东门旧址,外面的青砖是清雍正年间包砌上去的,三层木楼则是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年)重修的。鼓楼拔地27米。基座呈方形,周长米,高8米。鼓楼为木架结构塔形楼,一楼每面三开间,墙体中镶擎柱十二根,外有檐柱二十根,楼内四根粗壮的通天木柱顶贯三楼;二楼每面有12个雕花窗扇,嵌在十二根撑柱之间;外有走廊栏杆,东西两面分别悬挂“声震华夷”、“气壮雄关”巨幅匾额,三楼为单间、单檐、四面开窗、四角高挑,外有回廊护栏;楼顶装有聚宝瓶。鼓楼整体轮廓呈金字塔形,挺拔雄伟,巍峨壮丽,登楼远眺,高远达世之感充溢胸间。东晋建城时,始为肃州古城东门谯楼,以备巡逻、了望、打更之用,之后扩城时,渐渐退于城中心,成为鼓楼。明代时,开通南北两个基座洞门,遂具今日之雏形。 鼓楼基座开有青砖券门通达四方,四门与街道相接,车马行人均须经由券门通行,建国后因人口剧增、交通日繁,为便于通行,便拆去四面房舍,拓宽街道,使鼓楼成为一个独立的建筑体。 门洞的四个砖券门楣上部,镶嵌有突出壁面的仿木砖雕廊檐,其下各有一幅浮雕神祥画,东为“二龙戏珠”是取酒泉东向大海的意思;西镌“丹凤朝阳”,是取了《山海经》上西方有“丹穴之山,五色而多紫”的典故;南则镌“河图洛书”,是引了大禹治水的传说,禹又到过河西,曾导弱水(黑河)至于合黎山,入于流沙(今内蒙额旗),导黑水至于三危(今敦煌)入于南海,故作此画为颂大禹治水到这里的功劳;北为“八仙庆寿”,是祈望人寿年丰的寓意。浮雕下面是门额,分别为“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南望祁连”、“北通沙漠”。十六颗大字,言简意赅,点明了肃州的地理位置及其河山襟带的优越形胜。券洞中心为八卦结顶,悬置伏羲八卦板一块,起着指示天文方位的作用,马道门额曰:“云路先登”,是形容鼓楼巍然而耸,登楼如同登天梯一样。 沿马道拾级登上楼台,一楼四门撰写的题额和楹联,更抒发了鼓楼吞吐千古的壮阔胸臆和极视万里的伟岸情怀。 在一楼,南门的一幅对联是:“嘉峪西临,气势偕雄关并峙;雪山南耸,叠障与檐牙争排。”北门的对联是:“虽非近水楼台,应先得月;直对出关门户,可以观人。”最引人注目称赏的,是一楼东边正门的长联,为当代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撰写,肃州博物馆赵天寿先生金字镌作:“两千年前往事忆上心头,想当年,金戈铁马,翩翩勇将,少年英俊,风华正茂,捷奏河西,气宇轩猷,谈笑间,美酒倾杯碧玉流,与十万健儿同饮唱,如此高风统帅,赢得兵民嘉尚,无人不赞霍将军;八百里外阳关似在眼前,看那边,玉砌银雕,皑皑祁连,起伏奔腾,叠峰重峦,红妆素裹,无比妖艳,更有那,晚霞浓抹嘉峪关,给中华大地添风采,这般壮丽河山,招徕远人游子,众口同夸酒泉好。” 这多字的长联一叹千年、一泻千里,将酒泉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塞北风光,抒写得如此感人,令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游客击栏赞叹,心绪难平,难怪登临此楼的人们无不驻足远眺,凝神沉思。 鼓楼是酒泉的标志,更是肃州的标志,它连接着肃州悠远的历史和辉煌的未来。 大法幢寺 大法幢寺位于肃州城北二公里处讨赖河畔北崖梧桐湾,占地一百一十于亩,寺院坐北向南,依崖傍水,祁连雪峰尽收眼底。周遍林木葱郁,流水潺潺,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气象万千。殿宇为仿唐建筑,塑像端庄古朴,与敦煌寞高窟艺术一脉相承,出自著名雕塑家何鄂之手。该寺也是原中国佛协常务理事、甘肃佛协副会长、大法幢寺方丈融照大和尚驻锡之寺。二00一年二期扩建工程开始,二00三年底完成了佛塔和卧佛殿主体工程。佛塔为九层八角楼阁式建筑,高四十点八米,号称西部第一塔。卧佛殿为双重檐殿堂,东西九开间。卧佛为钢混雕塑贴金,长三十六米,高八米,二00七年年底完成卧佛塑造、殿堂装饰、佛像贴金工程,四壁绘制释迦牟尼佛故事壁画,二楼设置千佛阁,完工后将成为目前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室内金卧佛,整个卧佛殿气象宏伟,金碧辉煌。 梧桐迎风、绿柳成行、殿堂庙宇掩映于内;钟声清悠、焚香缭绕、香众游客留连其间。自建成以来,游人纷至沓来,敬香者络绎不绝。每逢朔望节日,举行盛大佛事活动,善男信女齐来朝会,商贸旅游与佛教活动融于一体,形成了物资交流,传统文化,佛事活动的盛大集会,为肃州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玉门油田摇篮—老君庙 老君庙和老一井坐落在玉门市区南端,最早建于清同二年,因抗日战争期间在此发现和开发当时中国最大的油田而闻名全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中享誉全球。年,玉门石油管理局为纪念玉门油田发现和开发,重建了老君庙,并在老君庙前原玉门油田第一井的钻凿处安装了抽油机,铭刻了“老一井”的碑文。老君庙和老一井现由玉门油田分公司采油厂管理。 玉门油田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早在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田就用多产油、产好油的方式,有力的支持了抗战。全国解放后,玉门油田又为全国各大油田输送了10万干部职工和多台套设备,成为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玉门油田又建设了矿史展览馆,完善了旅游接待设施,健全了旅游接待的规章制度,并寓教于游,对游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4年7月1日,国家旅游局已经把玉门油田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省地旅游部门正在将玉门油田工业旅游景区编排在全省的旅游线路中,玉门油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这一旅游景区。我们相信,随着玉门油田工业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深入,她的社会教育功能将进一步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