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杨小红正在清掏

街头流动厕所大大方便了市民,却受到一些商户的嫌弃。

目前,城关区共有公共厕所个,其中水冲式公厕个,流动公厕85个,旱厕12个。即便如此,还是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然而,厕所这个人人都需要、却又难免遭人嫌恶的公共设施,究竟摆在哪儿合适,成了环卫部门比较头疼的事情。好不容易选择了范围大小适宜、市民需求高的位置,却又被就近商户“嫌弃”。

A

现状

流动公厕很方便却受到食品店主嫌弃

位于中街子玉佛寺旁的流动公厕,已经安置了4个年头。因为附近没有公厕,有些市民内急时甚至会跑到老旧楼院的角落里方便。4年前,酒泉路街道和中街子菜市场办公室向城关区环卫局提议,希望在附近设置一所流动公厕,便民利民。经过勘察,城关区环卫局肥料队在玉佛寺旁选择了一处可以容纳公厕又不阻碍行人通行的位置,在夜间用吊车将公厕设置于此。没想到,第二天问题就出现了。公厕旁边是一个烤肉摊,每天下午2点开始营业。第二天摊主营业时,发现旁边多了一座流动厕所,觉得有碍生意,便对管理员进行辱骂,直到今天双方仍僵持不下。

大砂坪小学附近有一座流动公厕,旁边不足50米就是一间便利店,出售各种面包和饮品。店主告诉记者,离公厕太近确实是他们的苦恼,总觉得多多少少对生意有些影响。

4月20日,记者自城关区环卫局了解到,如今添置公厕的工作很难做,既要选择上空没有电缆线的位置,还不能挤占人行道,并且要有可以停放吸污车的位置。每次城关区环卫局选址后,只能在夜间利用吊车将公厕设置于此。为了防止临近商户和居民反对,刚开始公厕还不敢通电、通水使用,“我们一般先观察几天,如果没有市民和商户投诉,才会联系供电部门通电。有些地方没有供电局的变压器,还得给附近商户和单位做工作,花高价买电。”城关区环卫局张副局长告诉记者,由于临街商户和居民的意见不统一,流动公厕的设置存在很大的被动性,即使公厕已经被设计得很美观、很科学,但仍旧受排挤。

B

治理

城关区每个月用于公厕除臭的费用高达4万多元

近日,记者对酒泉路、五泉山、大砂坪等路段流动公厕旁的商户进行了实地采访。很多商户都表示,流动公厕的设置方便了附近居民如厕,自己也是受益者。可就是因为怕厕所臭味太浓,所以心存担忧。然而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厕所内点了熏香、放置了香片,有效缓解了臭味。

其实每个月,城关环卫局用于水冲式厕所和流动厕所除臭的费用就高达4万多元。从去年开始,该局特意购置了一批从美国进口的香片,每个厕间3至5天更换一次,每片费用是10元,男士小便斗除臭垫片每个月更换一次,每片30元。流厕最臭的地方就是粪箱,为了从源头上控制臭味,该局还购进了专门放在粪箱里用于分解臭分子的“掷剂清”,每座流厕3天使用一包,每包价值10元。3个月下来,全区的水厕和流厕仅在除臭方面的费用就高达13万元,平摊下来每个月4万多元。

除了使用工具除臭外,每个厕位、粪箱每个月集中清洗两次。每个水厕和流厕都配备了两名管理员,24小时值守。不间断清扫、洗拖厕间及台阶,以确保给每一位前来如厕的市民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

C

困境

香片等公共设施经常遭破坏、盗窃

“我们放在公厕里的香片经常被人拿走,还有人偷走男厕小便池里的香片。”采访中,肥料队相关负责人颇有些无奈地说,城关区公厕公共设施损坏的案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人为破坏,“在8路车终点站附近的一座水冲式厕所里,曾经有一位市民手上套着塑料袋,将男厕小便池里面的香片拿了出来,用水冲干净,装在袋子里拿走了。”负责人告诉记者,偷香片、偷垃圾桶、偷水龙头的情况比比皆是,垃圾桶和水龙头居民拿回家后可以使用,但是香片不适合家里使用。而且,男厕小便池里面的香片只溶于尿液而不溶于水,所以市民带回家作用不大。

按照相关规定,主城区的公厕早上6时至夜间23时运营,到了夜间关闭,管理员就在管理室内休息。夜间,总会有一些如厕的市民拍打厕所门或者管理室的玻璃、大门,要求开门。在中山林附近的流动公厕,管理员习大姐告诉记者,隔三差五就有市民半夜敲门,仅去年一年管理室的窗户就被砸破4次,吓得她根本不敢睡觉。

链接

城关区未来五年将新建改建92座公厕

4月20日,记者自城关区获悉,未来五年,该区还将逐批新建、改建92座公厕。对于这92座公测的选址,暂时还没有确定。与此同时,城关区环卫局也希望通过本报呼吁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公厕设置公厕,环卫局也会尽一切努力将公厕带给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故事

数名清掏老员工失去嗅觉已多年

为了让公厕更洁净,工作在一线的清掏工中,已有多人失去嗅觉,有人已10多年没有闻到花香、饭菜香。

今年59岁的刘素刚师傅,已在城关区环卫局干了30多年,妻子也是环卫局的保洁员。刘师傅年轻时,水厕还不普及,多数都是旱厕,有些吸污车进不去的小巷,清掏工作只能靠人力来完成,一背篼一背篼地将污物背出小巷。刚开始,刘师傅也和其他工人一样,觉得太刺鼻,吃饭也没食欲。可是渐渐地,鼻子因为受刺激过多,也就慢慢适应了。再后来,不知不觉地,竟然什么味道也闻不到了。虽然刘师傅离退休还有一年,可是他的嗅觉早在10年前就“退休”了。

跟刘师傅一样失去嗅觉的还有杨小红师傅。4月19日中午,在酒泉路一座流动公厕,杨师傅仅用三四分钟就将公厕清掏干净,动作麻利娴熟。老家在陇南的他,17岁就在环卫局当清掏工了。他每天早上8时上班,下午4时下班,要将城区40座公厕清掏3遍。记者采访时,他已经清掏了26座公厕。中午,杨师傅就买个饼夹些榨菜凑合着吃。他说,“我身上臭得很,不能去饭馆,会把别人臭着的。”

热点新闻

分享!5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公园里练车技引发争执,小伙遭管理员殴打伤者家属

却没收到货两女士通过朋友圈买东西被骗

司机吐槽:这段路实在太坑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