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呼吸科联合介入科成功为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填补了肃州区此项技术的空白。据了解,患者夏女士今年63岁,因阵发性咳嗽、咯血6天入院。因夏女士住院前咳嗽即出现咯血每次20毫升左右,每天咯血6次左右,伴气短,周身乏力,入院后再次出现咯血,总咯血量较多,专家会诊后,结合胸部CT,夏女士肺组织损坏严重,本次突发咯血,多考虑部分肺组织纤维化受损引起支气管动脉破裂有关。经过充分的沟通,夏女士及家属决定在医院治疗,进行介入手术——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夏女士顺利返回病房,生命体征平稳,未再出现咳血,现夏女士已康复出院,观察一周后通过电话随访,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再次咯血,夏女士家属向科室送来一面锦旗,以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咯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是指气管、支气管及肺实质出血,血液经咳嗽由口腔咯出。出血动脉大部分源于肺部体循环系统,主要为支气管动脉,也可来自其他体动脉如锁骨下动脉分支如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等,少数病例源于肺动脉分支。咯血以往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如静脉给予垂体后叶素等。有些咯血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稍有好转,但是停药后隔不了几天又会咯血,病情反复发作,使患者及家属苦不堪言。如果只是局限性的病灶还能外科手术切除,若病灶范围广泛,如肺结核、患者年龄较大或是肺功能较差等等,都无法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现在,医院已经开展介入技术,其中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就能止血,且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进行。介入治疗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介入治疗的支气管动脉或其他相应供血分支的栓塞和止血因其目标明确,不少患者在出血的血管堵住后马上就不咯血了,而且不会有严重的创伤,术后也只需平躺12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疗效显著,目前被认为是最安全,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支气管动脉栓塞微创治疗术迈上了新的台阶,为大咯血患者带来了福音。★ 01 内容来源 市二院党委办公室 ★02 内容监制 秦国虎 ★03 主办单位 肃州区卫生健康局 ★04 卫健服务监督电话 /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