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肃北县从打造文化精品、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牌、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等“四个维度”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养分。 倾力打造文化精品,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底蕴。拍摄制作大型系列人文纪录片《大美肃北》,编辑出版《肃北文史》《花开紫亭》等具有民族历史文化价值的书籍,真实记录肃北各民族历史渊源以及各民族文化美美与共、多元一体的丰富内涵。先后创作出《雪山婚礼》《白云诗》《秀木尔》《杨西格》等近百个舞蹈作品以及《家乡》《雪域故乡》《丝路驼铃》等多个声器乐作品,各民族文化在相互借鉴中传承发展。 挖掘保护文化内涵,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础。建成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1个,已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7项、市级42项、县级48项,培育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1名。成功创建省级雪山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丰富文化产业内涵、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精耕细作文化品牌,开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渠道。认真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打造“那达慕”“农牧民丰收节”等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品牌。开展“民族团结齐奋进·书画笔绘展风采”书画摄影大赛暨作品展示、“石榴花开”故事征集、“兴边富民成就展”主题展览、民族团结形象代言人评选等“十个一”活动,搭建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 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根脉。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以肃北县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为平台载体,邀请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师生授课,常态化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精品剧目专场演出,让更多青少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经典,增强各族师生“五个认同”意识,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腾格丽牛晓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