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猛的少年骑马踏平匈奴,一路疾驰千里来到居延。这首诗歌是赞美霍去病的。 在我们十八岁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多数同龄人都在读书,而霍去病这个年纪却已经领军出征,跟随他的舅舅征讨匈奴,保家卫国。 尽管霍去病入伍时间不算长,但在军事表现上非常出色。他曾占有的土地,有四个地名一直延续至今,分别是什么? 观察我国古代历史的整个过程,一个可能出现在许多封建时期的问题是:外戚专权。 在东汉和西汉的帝国历史中,这种问题经常出现,比如窦宪这位曾抗击匈奴的将军。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罕见,不是担心外戚插手政事,而是担心他们不尽责。 卫青,西汉著名将领,姐姐卫子夫容貌秀美获得汉武帝喜爱,因而卫青也得以事业有成。 掌握权力并非易事,卫青深知其中艰辛,并且珍惜满满。面对汉武帝的信任,他没有辜负自己的姐夫。 谈到汉朝历史,他们始终的对手便是匈奴这个游牧民族,就像一直缠绕不去的阴影。 冒顿单于是匈奴极具威震力的一位首领,在战国混乱时期充分利用机会壮大自己,等刘邦意识到时,匈奴已经变得异常强大。 匈奴曾经构成了威胁,但现在情势已经变化,最终刘邦成为了受到威胁的一方。 刘邦虽然是一位才俊,毕竟是大汉王朝的奠基人,也算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意外成功者,但面对匈奴冒顿单于的围困,刘邦竟然陷入了苦境。 如果匈奴大汗敢采取行动,刘邦很可能就在白登丧生了。 如此一来,西汉和匈奴之间产生了磨擦,但是匈奴已经强大到极其成熟的程度,而当时的西汉则表现得像是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躲避正面对抗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汉武帝并非宽容惯常的君主,首先与他的个人性格相关,其次是因为汉朝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确实拥有与匈奴抗衡的实力。 在这种状况下,具有极大才能的卫青领导军队出征,从而崭露头角,成为新一代抗击匈奴的领军之才。 卫青展现出了出色的表现,连续消灭了许多匈奴军队。 尽管霍去病在那个时候尚未参加战斗,但汉武帝对他非常重视。 霍去病的年幼时期非常喜欢乘马射箭,每次汉武帝见到都会击掌称赞。 看到霍去病年轻有为,汉武帝不仅给他官职,还想亲自教他军事,以便为将领打仗做准备,但最终遭到了霍去病的拒绝。 尽管面对拒绝有些尴尬,但汉武帝并不介意,而是选择了相信。 当时机成熟时,霍去病就随着自己的舅舅卫青出征了。 虽然只有八百名士兵,但在霍去病的率领下,这支军队居然击溃了匈奴两千多人,其中不乏高级匈奴官员。 在接下来的一场战斗中,霍去病成功地俘虏了单于的叔叔。 霍去病也属于新一代出色的军事指挥官。尽管卫青说得对,但毕竟他已经年事已高。 卫青起初率兵作战表现出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人渐渐了解到他的战术,卫青领导的胜利逐渐减少,有时即使不败也已经不易。 想要持续保持在这个领域的优势,就必须让对手永远猜不透。 常言道:“只有了解对手和自己,才能在战争中百战百胜。”如果对手始终不了解自己,那么赢的可能性会变得极大。 霍去病是个这样的将领,这也是他最初不学习汉武帝的兵法的原因,虽然匈奴人可能没有学习过那套兵法,但他们经常面对大汉的将领使用,应该也早已熟练掌握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创新作战思维。 在上学的时候,我们常常听说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想要一直保持班级第一名,除非他比其他同学都更加努力”。 为确保每次战斗都能取得胜利,霍去病会不断参研一些思想领先的兵经,以获得新的战术。 卫青那个时代已经逝去,新的时代势必归属于霍去病。 霍去病就像是匈奴人的克星,无论他们躲到世界的哪个角落,最终都难以逃脱一死。 霍去病多次征战匈奴,几乎没有失败过。 在一次重要的军事冲突中,很多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官都失利了,甚至包括他的舅舅卫青也遭遇了一次失败。 在这群人当中,只有霍去病领导的军队损失不大,而且消灭了很多敌人,算得上是一次小规模的胜利。 在讨伐匈奴的众多将领中,霍去病的作战范围最为广阔。 在霍去病的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战役——漠北之战中,他在狼居胥山进行了一场盛大的封爵仪式,这便是众所周知的封狼居胥。 当时的汉朝对于这座山所在的蒙古国境内地区一无所知,就像是一个未知的领域。 向北是狼居胥山,向西则是现今的敦煌等地。 现在甘肃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是霍去病当年征服的,也就是河西战役。 霍去病带领一万余军队,前行数千里后被匈奴人围困。霍去病不仅几乎成功捉拿了单于的儿子,还消灭了众多匈奴封王的将领。 经过了河西之战之后,几乎再也没有匈奴人来过这个地区。 霍去病在河西之战后攻占了四座城池,这些土地已经成为汉朝的一部分,当然需要取一个新的名称。 汉武帝离开了,霍去病为这四座城重新命名,它们分别是酒泉、敦煌、张掖、武威。 酒泉和敦煌是最有名的地方,当我们谈及酒泉时,必然会想到我们国家著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我国的许多卫星、火箭、导弹等设备都是在这里发射和试验的,这里可以称为我国科技的重要源泉,它所搭载的,正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憧憬。 关于酒泉这个名字的由来,也与霍去病的一段经历有关。 因为赢得了一场重要的战役,皇帝自然会赏赐,如今汉武帝送来的美酒已经送到了。 路途遥远送酒费劲,因此汉武帝送来的酒可以说是有限的。 实际上并不是说汉武帝很吝啬,而是考虑到当时的运输条件,如果要运送一万斤酒过去,最后保留一半已经算很不错了。 看着天子送来的佳酿,实在是酒精稀少人众,这情况怎么处理呢? 为了确保所有士兵都能平等分得酒,霍去病命令将美酒全部倒入一个泉眼中。 随后霍去病说道:“今天大家一起喝庆功酒,只要灭掉匈奴,就不会回来!” 尽管这酒里掺了泉水,但士兵们还是很高兴,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享用到皇帝赏赐的美酒。 因为在泉眼中灌输了酒,因此形成了酒泉郡。 最初的时候并没有敦煌,它是后来从酒泉郡独立出来的。 敦煌是古代河西地区最大的一个绿洲,而“敦”和“煌”在古代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形成了敦煌这一名称。 敦煌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尤其是著名的敦煌石窟,其中的壁画十分绚丽,每次观赏都让人神往。 虽然一些敦煌壁画已经出现变色的迹象,但它们始终保持着原有的色彩,这一点十分神奇。 经过千年的时间,这幅壁画居然保持着完好无损。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这项技术非常领先,我认为除了我们,没有其他国家能够做到。 接下来就是以“鱼米之乡”而著称的张掖城,关于这座城市名称的来源,是由霍去病根据八个字来冠名的。 张国臂的目的是为了打通西域的联系。因此建立了张掖城,该地不仅丰产各种粮食,同时也拥有当时亚洲最大的军马场。 我们国家历代战马的很多都是来自河西地区,因为那里天然盛产优质马匹。 这座城市为军队进行训练提供了地点,极大地增强了西汉骑兵部队的实力。 汉武帝时期多次对抗匈奴都离不开充足的战马资源。 只有拥有充足的马匹,才能持续不断地对匈奴发动战争。士兵们不能都跑过去,会浪费太多时间,影响战局。 最后便是武威城,关于这座城池名字的由来其实非常简单,据说是来源于“武功军威”这四个字。 武威地处关键地理位置,是一座巨大的古城,紧邻东西两地。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许多贸易交易都在该地区进行,武威成为了一个极其关键的商贸中心,这也使其成为军事争夺的重要据点。 霍去病在开辟河西之路后,为后来张骞前往西域奠定了牢固基础,同时也加强了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监控。 自从开通了河西,各种往来就开始了,我们中华民族也从此拥有了真正的对外交往,这就是所谓的“利在千秋,功在当代”。 遗憾的是,这样有才华的人却命运多舛。 就在汉武帝筹备发动另一场军事行动,以根除匈奴主力之际,霍去病却不幸英年早逝。 长期在外征战,不仅辛苦劳累,还要忍受环境所带来的煎熬,无数功勋得来的背后必然有各种困难。 霍去病将军亲自命名过四座城池,至今我们仍在继续沿用,这也算是对霍将军功劳的一种怀念和认可。 当前我们保持原状,将来同样不会改变。我们需要让子孙后代明白,他们的家园究竟是由谁曾经全力以赴、不惜生命地换来的。 #图文新星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