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了酒泉地方古旧民居街区风貌、生产工具等有关农村、农业、农民丰富藏品的酒泉首家民俗博物馆,历经多年筹建,馆内藏品和基础设施不断丰富和完善,将于5月18日,正式开馆。 走进酒泉民俗博物馆,浓缩了晚清、民国建筑风格的院落古色古香古韵犹存。两侧酒馆、茶馆、当铺等商铺,一幅幅当年街景生动地呈现在眼前。分南北两个院落,南面的四合院,院内厅房为传统的四梁八柱框架式结构,有丈梁、柱子、檩子、椽子互相联结。据了解,这些建筑是历经艰辛抢救、保护、复原的肃州区唯一一处四合院式古旧民居。北面的院落,复原了人民公社的场景。走进圆月形的大门,大门两侧两块门牌上分别写着“酒泉县前锋公社革命委员会”、“酒泉县前锋人民公社”。四面墙体布满了用红漆写的“为人民服务”、“抓革命、促生产”等振奋人心的红色标语,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火红岁月。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有好多的东西在历史的长河、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我想这些东西不能就此消失掉,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就在收藏这些东西,主要的目的就是以后的年轻人和下一代知道我们过去的历史,我们的先辈是怎样生活和工作的。”酒泉民俗博物馆馆长辛月说。 酒泉民俗博物馆位于酒泉城西12公里处的禹苑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内,建筑面积平方米,展厅面积平方米,由迁建复建的晚清、民国古民居、微缩街区、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的四合院及十个专题陈列室组成,馆藏清代至近现代文物、生活用品、古建筑构件、民俗物件及各类彰显农耕文化的生产工具多套,共多件。全方位勾画出晚清至近现代酒泉农耕及民俗文化的全景图,展示了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各历史节点。 酒泉民俗博物馆由个人投资建设,也是经审批的酒泉第一家民俗博物馆。它的建成形成了酒泉民俗文化的基因仓和标本库,填补了酒泉优秀民俗文化展览、教育、研究基地的空白,将为观众提供一处了解河西走廊民族与民俗知识的殿堂。 信息来源:华夏文明导报周刊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