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峪关、酒泉,就得懂江湖规矩,看完它的人都混清楚了! 电影《老炮儿》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中国人讲究的就是个规矩” 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 会宁人做人做事都得讲究个规矩 时代在变迁 但是老祖宗流下来的规矩不能变 如果你在嘉峪关、酒泉,这些老规矩你必须知道 说话规矩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 ▼ 小时候爸妈教导的最多的就是 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 首先是微笑 然后是有礼貌的尊称 不做作,要大方 跟人说话嘴里不能嚼着东西 ▼ “食不语” 就是说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话 别看这句话是古人所言,但是却很有道理 嘴里嚼着东西跟别人说话 显得很不尊重他人 关键是话说不清楚还影响消化 跟人说话,得称呼“您” ▼ 靖远、会宁、平川人说话最讲究礼貌用语 见了老师要称呼您 见了长辈也要称呼您 就算是简单的问路也需要礼貌 如果说你、你、你 靖远、会宁、平川人一般也不会和你计较 只是会觉得你这人不懂规矩 不要大声喧哗 ▼ 出门在外大都是公共场合 从小爸妈就教育出门在外不要嚷嚷 容易影响别人 在家也一样 大声喧哗会影响邻居 所以靖远、会宁、平川人的性格一般都很稳重细腻 不要说瞎话 ▼ 瞎话也就是指的谎话 撒谎的孩子没人喜欢 一般都会讨来爸妈的一顿毒打 长记性了,就变乖了 吃饭规矩长辈先入座,长辈先动筷 ▼ 吃饭的时候 要先招呼长辈先行入座 长辈不动筷,其他人不能动筷 这是对长辈的尊重 也是一个家庭的素养 筷子不能插在碗里 ▼ 这是在靖远、会宁、平川很忌讳的 因为只有祭奠逝者时 才会把筷子竖插在碗里 如果平日吃饭的时候你这样做 保证会被狠狠地教育一番 夹菜不许乱翻 ▼ 夹菜的时候在菜盘子里面乱翻 显得很没有规矩 切忌目光老盯着菜 做翻、挑、“釜底抽薪”等动作 会搅得别人食欲都没有了 菜只夹自己面前的 ▼ 越过别人的筷子 或者把筷子伸到别人面前夹菜 都是不行的 夹菜只夹自己面前的 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碟 ▼ 用筷子敲打碗 是乞讨的意思 家长一般会教育孩子不要学叫花子 碗筷敲的叮当叮当响 会让人觉得很厌烦 一般这种情况都会被大人敲手警示 不能用筷子指人 ▼ 筷子指着别人 一般有辱骂别人的意思 这在吃饭的过程中也是很忌讳的 吃饭不许吧唧嘴巴 ▼ 吃饭吧唧嘴巴 或者喝汤的时候发出吸溜的声音 都会给人造成很不好的印象 显得你很没教养 仪态规矩不能抖落腿 ▼ 有的人一坐下来 就喜欢抖腿 俗话说:男抖贫,女抖贱 抖腿不仅对身体不好,也不雅观 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场合 抖腿给人一副吊儿郎当的感觉 不能叉着腿坐 ▼ 一般只针对女孩子 靖远、会宁、平川女子如果叉着腿坐 会很容!易!走!光! 不许斜眼看人 ▼ 斜眼看人 对人极不尊重 说不定还会惹上麻烦 邻里规矩“借碗”送还不可空 ▼ 过去问邻居家“借碗” 送还的时候一定要装些自家的食物 不可以空碗送还 虽说现在不会问邻居家借碗了 但是老习俗提现了邻里的温暖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 邻里之间,难免互相借点东西 借了就要及时归还 如果不懂规矩的人 将借来的东西归为己有 那下次再借也就难了 还上了邻里的和气 上下楼梯,关门要轻 ▼ 现在城里邻居都是门对门的 距离近,隔音难免不好 上下楼梯和关门的时候声音一定要轻 不然很有可能吵到别人 垃圾不能随便乱扔 ▼ 自己家的垃圾 绝对不能摆放在别人家的门口 谁都不想自己家门口整天臭烘烘的 及时将垃圾处理 也是有规矩的表现 不要占用公共区域 ▼ 公共区域是大家的 不是私人财产 有的人喜欢占用公共过道等地方 对方自家的生活用品和垃圾 给他人造成不便 也给自己添堵 做客规矩不宜空手上门 ▼ 一般去别人家做客 多多少少都买点东西 这是靖远、会宁平川人的讲究之处 不在乎东西的贵重 只在乎心意 酒满敬人,茶满送人 ▼ 斟酒时要倒满 代表主家的热情 斟茶时不能倒满 倒满了就是送客的意思 倒茶时壶嘴不能对着人 ▼ 老规矩中,对着人倒茶 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不能随便进别人的房间 ▼ 随便进别人的房间 特别是卧室这种私密的场所 是很不礼貌的 特别是如果万一丢失了什么东西 就更不好说了 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 ▼ 把别人家当自己家 翻箱倒柜 显得很没教养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 主人不会当面指责 但是心里肯定会很厌烦 做人规矩不是自己的,不能要 ▼ 如果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 不能据为己有,交给警察处理 当然,如果你能联系上失主 那最好不过 言必信,行必果 ▼ 言而有信,恪守信用 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 不做违心的事 ▼ 人最重要的是正直 不管名利再高,金钱再诱人 心中自有一杆秤 不耍心眼 ▼ 一就是一 二就是二 最讨厌耍心眼弄心机的人 如果你在靖远、会宁、平川不守规矩 估计你也不会被周围人待见 不给别人添麻烦 ▼ 靖远、会宁、平川人最怕给别人添麻烦 有什么事情尽量自己解决 给别人添麻烦他们心里会很内疚 不过,靖远、会宁、平川人倒是很热心帮助他人 礼尚往来 ▼ 假如被别人请客 靖远、会宁、平川人一定要找机会还回去 礼尚往来,有往才有来 如果别人送了礼物给你 下次也会带礼物给别人 都是有来有往不占便宜 这些老规矩 你还在遵守吗? 很多规矩现在早已不要求了 年轻人中懂规矩守规矩的也越来越少 更多的是随着自己的性子来 ↓ O(∩_∩)O哈哈~O(∩_∩)O哈哈~ 小编再唠叨唠叨 虽说这些规矩没有强制要求 但是老一辈人还在恪守 尽量传达给自己的晚辈 嘉峪关、酒泉一带人常说 凡事都要讲个规矩 没有规矩,就乱了套 正是有了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矩 才使得大家在嘉峪关、酒泉的生活更加和谐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