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8923448.html 时值盛夏,茫茫戈壁滩上炎热无比,难见一丝绿意,但在酒泉市肃州区东洞戈壁农业产业园的钢架大棚里却是翠色欲流,各类瓜菜秧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是近日本报记者随省政协调研组在酒泉市开展“全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建议”调研时看到的情景。 近年来,酒泉市因地制宜,利用优越的光热条件,大力发展荒漠区日光温室为主的戈壁绿色有机农业,不但解决了大面积占用耕地、土地流转困难等实际问题,同时大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昔日“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戈壁滩如今变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聚宝盆”。 戈壁抢绿??? 肃州区是戈壁生态农业的发源地,年,利用优越的光热条件和无污染的祁连山雪水资源,肃州区开始探索发展戈壁生态农业。十一年过去了,肃州区戈壁生态农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成为酒泉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张响亮的名片。 “我们这边日照充足,但是干旱少雨,耕地稀少。从年我们开始探索,在戈壁上盖起大棚,改良土壤。刚开始不成规模,后来集中连片,盖起产业园,农户分户经营。”肃州区总寨戈壁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闫生军说。他介绍,戈壁滩面积辽阔,集中连片,适于规模经营;石头多,可以就地取材,温室造价能省一大截;而且戈壁滩每天有长达14个小时的光照,昼夜温差达20多摄氏度,产出的果蔬产量高、品质好。 尽管酒泉市水土资源紧缺,但换个思路,劣势也能变优势。酒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生军介绍,戈壁滩虽然不适宜传统耕作,但不少耕地上干不了的事,在这里却有优势。统计显示,酒泉市可利用的戈壁荒滩达1.7亿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近2/3。 从年至今,酒泉市开工建设戈壁农业产业园和示范点90个,面积累计达9.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7万亩、钢架大棚2.3万亩。主要培育了番茄、黄瓜、茄子、辣子等优质高效蔬菜和西甜瓜、人参果、草莓等优质水果,每年向市场提供多万吨果蔬商品,实现了蔬菜生产四季不断档、常年有鲜菜,特别是今年年初的疫情期间,戈壁农业为酒泉市民“菜篮子”稳产保供作出了积极贡献。 沙海淘金??? 肃州区总寨镇沙河村村民范立德是发展戈壁农业中首批“吃螃蟹的人”,年,沙河村通过农户自筹资金,镇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贴息贷款等帮扶措施,在戈壁滩上打下了第一批50座温室大棚。范立德试着承包了其中4座,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当年就收入7万元。范立德说:“一座大棚每年能种2到3茬蔬菜,加上无公害蔬菜市场销路很好,每亩年均可收入3万元,比以前广种薄收好太多了。” 赵冬梅也是最早在戈壁滩上搞种植的农户之一。年,她建了5座温室,当年每座温室的收入就达2万元左右,这让她和周边群众下定决心在戈壁滩上继续发展蔬菜产业。“刚开始到戈壁滩上种温室果蔬的时候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收入,我们现在搞种植的20多个温室,每年收入四五十万,肃州戈壁农业能发展到这个样子,当时是想都不敢想的。”赵冬梅说。 戈壁农业的广阔前景不仅让当地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吸引了不少农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近年来,肃州区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元投入、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专业合作社为骨干、种植大户为补充的戈壁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使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集中于戈壁农业,释放出巨大的潜力。敦煌种业、中荷智能连栋温室、育苗中心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肃州区是酒泉市大力发展戈壁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通过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加大项目资金扶持,酒泉市吸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参与规模化温室大棚建设,年,全市有35家农业企业、49家合作社、余户农户参与戈壁生态农业建设。 科技助力??? 戈壁滩上发展农业,水从哪里来?在敦煌种业的智能连栋玻璃温室里,记者找到了答案,即种菜像种花一样精细。 “给水量是按滴算的,每棵作物都有专属的‘喝水’档案。”公司负责人说,水肥设备能根据作物生长数据,结合环境自动调节给水量。 科学种田,越种越甜。酒泉戈壁滩上,各式各样的智能化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遍地开花”。以前“大田水浇地,现在戈壁水浇苗”,精打细算“节水账”成为农户和企业的共同行动。 总寨戈壁农业园区大棚内,自动卷帘、节水滴灌、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等设备让农民足不出户就可用手机远程监测温室生产情况,还能控制卷帘、喷灌等。另外,像磁悬浮自动滚车等设备,可以用来采摘蔬菜,不仅效率提高了,农民们的耕种劳作也变得轻松起来。 在采访中记者还看到,在当地的日光温室种植中,广泛采用了无土栽培技术。闫生军介绍,无土栽培所用的基质是由尾菜、植物秸秆、牛羊粪便等农废资源经过发酵、配置而成的,这使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蔬菜品质。同时,日光温室全部配套了膜下滴灌和微喷滴灌技术,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 打造品牌??? 酒泉市肃州区的甘肃巨龙农业现代物流港里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在精心包装着高原夏菜。经过48小时的冷链运输,这些蔬菜将运抵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直供到当地人的餐桌。“往广州运菜,要求菜心温度2摄氏度以下,40小时运达,12小时卖掉。”巨龙现代农业物流港董事长马颢洋说,作为酒泉地区最大的物流企业,通过发展冷链物流,带动了一批合作社对接到大市场。 酒泉市大力实施戈壁农业品牌培育工程,通过“品牌+创建”的发展模式,先后创建“戈壁雪润”“高原夏菜”等40多个农产品品牌,完成“三标一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3个,绿色食品27个。“戈壁雪润”品牌享誉省内外,“祁连清泉”人参果被列为国务院机关事务局专用果品,瓜州蜜瓜、西红柿等果蔬与山东寿光合作外销,高原夏菜已进入上海江桥批发市场。 如今,昔日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成为了人们的“菜篮子”“钱袋子”。戈壁滩在解决耕地资源紧缺的同时,也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酒泉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到年,酒泉市将打造成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的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区,并成为立足西北、辐射全国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 来源:协商报 原标题:《荒漠变良田戈壁变绿洲——酒泉市戈壁农业产业园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