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方法 http://m.39.net/pf/bdfyy/bdfal/
                            ▲金山岭长城冬景。“走天涯,你我卸下战袍,梦回长城谣。”图/视觉中国

无人不晓的长城

其实是我们最大的认知盲点

长城是中国人的一种习惯。

▲天津黄崖关长城,云雾缥缈。图/图虫创意

随便翻开一张中国地图,地形图也好,政区图也罢,垛口状的长城符号都是极醒目的地标。但你是否想过,长城既不是自然地貌、也不是交通线、更不是行政区划,如今又早已失去了文化旅游之外的实际功能,为何却是中国“底图”上的基本要素?

▲八达岭长城远眺。图/视觉中国

横贯东西,划分南北,长城就是长城。在今天的中国,长城偏居北方,而放眼整个东亚,她却是实实在在的中心。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最终成就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河北张家口的独石口长城。这里地势险要,为明朝抵挡漠北的塞外雄关之一。图/视觉中国

东与西:长城究竟有多长长长长长长长

▲箭扣长城秋色。延绵不绝的长城有多长?万里是实指,还是无限?图/视觉中国

年,著名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Abramovi?)与乌雷(Ulay)合作了最后一件作品《情人-长城》。玛丽娜从山海关出发,沿长城自东往西行走,乌雷则从嘉峪关反向而行。三个月后,两人在陕西神木二郎山汇合,拥抱,告别,结束了长达12年的恋情。

▲箭扣长城冬雪。介于山阳的暖色调与山阴的冷色调之间,长城仿佛恋人絮语。图/视觉中国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分手。长城东西的景致完全不同,玛丽娜所走的东边,山海关老龙头一头扎入渤海,青山高耸蜿蜒,八达岭上人头攒动;西边的乌雷,眼中尽是沙漠、戈壁、黄土高原,长城上偶有放牧的羊群……玛丽娜说,起伏的长城像极了人生。

▲明长城东部山海关老龙头,面朝大海。图/图虫创意▲明长城西端的终点,万里长城在被祁连山雪水切割出的讨赖河大峡谷面前戛然而止,与人造工事接力的是天险。摄影/杨东

不到长城非好汉,而长城就在那里。现在所知第一个走完长城的,是美国人盖洛(WilliamEdgarGeil)。年前,他用5个月时间系统考察了长城,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长城的专著。这次考察让他发现了青海的长城,书中的章节名至今还能让人感受那穿越时空的振奋:“快马加鞭进入藏区,发现地图未标记之里长城”。

▲祁连山下,冰雪嘉峪关,但长城并非不会跨越祁连山。图1、2摄影/杨东,图3摄影/杨文杰

青海的长城?盖洛的发现打破了长城不过祁连山的观点,意味着万里长城横跨了中国地形的三大阶梯。实际上,不光是青海,如果我告诉你长城也在吉林、也在河南、也在新疆呢?

▲中国历代长城地图。制图/Paprika,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

每个人都知道长城,但我们对她了解不多。很长时间内,我们甚至不能说出万里长城有多少万里。直到年,国家文物局对历时6年的长城资源认定工作发布结论:我国各时代长城墙壕遗存总长度.18千米(比沿地球表面从北极走到南极的长度还多一点),广泛分布在中国北方的15个省、市、自治区。玛丽娜或盖洛所走的明长城(他们还没走山海关至鸭绿江段),远不及总长的一半。

▲明长城东至山海关?No!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九门口长城,与自山海关方向而来的长城相接,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到长城是怎么过河的。也有很多时候长城不过河,要靠人自己坐船。摄影/杨东

自西向东,是沙漠奔向大海的旅程,长城的形态也随地理条件变幻着。秦汉长城的西端是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当时的长城以土筑、石砌为主,甘肃西部等地可以看到裸露出芦苇、红柳、梭梭木的墙体,就地取材,却非常结实。玉门关以西至新疆的阿克苏,线性的长城被点状的亭隧取代,守卫着“丝绸之路”通向天际。

▲甘肃酒泉阳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摄影/方忠诚▲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咦?漏了一个字也能读……)图/视觉中国

玉门关往东一些,是明代长城的西端嘉峪关,那是经典的砖构关城。这样的配置其实并非明长城的常态,西部的明长城仍以夯土城墙为主,越往东行,山上的石材就越丰富,石砌长城、石砌包砖、黄土包砖也就出现越频繁,当豪华版的长城如居庸关、八达岭出现在眼前,京师的门户便已不远。

▲居庸关长城,开往春天的列车正从城下过。图/图虫创意

中国的东北,自黑龙江甘南县经河北至内蒙古四子王旗一线,还有一种特殊的长城——金界壕。茫茫草原,无险可守,长城成了一道深深的沟壑,金代的女真人希望以此阻挡蒙古骑兵的冲锋。这段墙壕长达.48千米,占了长城总长的1/5。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金界壕,展示了如何在草原上建防御工事。摄影/方忠诚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吉林珲春的边墙与烽火台(尚不确定年代,疑为渤海国或高句丽),身处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唐代公主堡的人们,要在3个半小时后才会看到黎明的曙光。

▲新疆克孜尔尕哈烽燧。摄影/杨东

南与北:长城也会漂移吗?

中国哪个省的长城最多?答案可能会有些出乎你的意料——内蒙古,中国长城总长的1/3都在这里。从战国一直到明,6个朝代的长城遗迹犹如内蒙古高原上一道道吻痕。

▲内蒙古林西县金长城,刻画着五彩大地。摄影/方忠诚

中国发现最早的长城则在河南,两千多年前楚国在这里修建了长城。此后,诸侯们频频建造自己的长城,全国性的秦始皇长城就是在战国时秦、赵、燕长城的基础上,修缮连缀而成。

▲内蒙古固阳秦长城(上图)和与之神似的英国哈德良长城(下图,长城上站着代表性的“小羊肖恩”苏格兰黑脸羊),后者是罗马帝国的遗产。有趣的是,古代中国人又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图/图虫创意、视觉中国

修筑长墙来划界和防御,是人类的本能。几乎与春秋战国同时,希腊人在雅典到滨海港口的道路旁修筑长墙,开欧洲长城的先河;秦汉修筑长城抵御匈奴时,罗马帝国则在现在的英国、德国、小亚细亚修筑长墙;金代修长壕防御蒙古时,俄罗斯与伊朗也出于同样的目的修建了自己的长城……

▲长城不仅是墙,也是防御体系。图为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处得胜堡附近的守备情况,能看到得胜堡北也是马市,长城外有蒙古包。交流是战争的另一面。图/《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明万历三十一年秘阁本

罗马长城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而湮没于历史,何以中国长城却历代不辍,堪称永恒?因为她不仅是政权的分界,更是地理、气候的分界,是农业与游牧两种生计方式与文化的分界。这足以让她成为有别于一般长墙的“GreatWall”。

▲现实中的得胜堡,不见昔日屯兵。图/图虫创意

长城一线,基本与当代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长城之南是半干旱的暖温带,北侧则属于干旱的中温带。这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农耕与游牧两种社会经济在此分野——即便同是农业,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冬小麦可以安全越冬,北侧却只能一年一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发端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千百年间一路向南开发到珠江流域,往北却推进甚少。

▲山西省阳高县守口堡,牧羊伴着长城。摄影/杨东

地理上的农牧分野是一个渐进的过渡,当经营农业的民族占主导时,界线就会往北延展,若是习于游牧的民族占优,这条界线又会南移。在不教胡马度过的阴山地带,汉长城在秦长城之北,北朝长城与汉长城大体持平,金长城最靠北,明长城最靠南,南北摆动的长城诉说着命运的此起彼伏。

▲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历代统治者决定修长城。制图/Paprika

无论对于南边的农耕文明还是北边的游牧世界,长城都处在边缘,但放眼整个东亚大陆,她却是中心。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互有伸缩的土地之争,始终没有离开长城地带。

▲“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雁门关,杨家将故事的发生地,也是《天龙八部》里雁门关之战的所在地。图/视觉中国

这些战争与其说是民族之争,不如说是为了生存。鲜卑、契丹、女真……那些本来长城之外的民族,跨过长城后一个个也修起了长城,在不断向农耕转化的过程中,汇入中华民族的洪流。

▲杀虎口长城,原来叫“杀胡口”,又称“西口”。对,走西口的西口。而闯关东的关东就是山海关以东,长城内外沟通进一步加强。摄影/李平安

民族的融合,使长城外的土地也进入中华的版图。清朝前期,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等战事,把中国疆域延伸至中亚草原,长城的界限意味最终消解。大约同时,《中俄尼布楚条约》、《中俄布连斯奇条约》签订,使中国进入了“与国际接轨”的近代国界的时代。此后的中国,面临的不再是长城内外的问题,而是一个日趋全球化的世界。

▲司马台“望京楼”解构,然而这样细致的防御体系更多属于冷兵器时代。手绘/林天意,制图/杨恒截取自《风物中国志密云》(待出版,敬请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