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https://m-mip.39.net/baby/mipso_6010333.html 属国是两汉为安置归附的匈奴、羌、夷等少数族而设的行政区划。这个行政区划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市)。中央政府为其划定地域范围后,给其“本国之俗”保持不变民族政策,设置官吏,由汉人或内属胡、羌的首领充任。 西汉疆域图 在行政级别上,属国一般情况下与西域都护同一级,直属中央,“其治民领兵权如郡太守”,意思是属国相当于一个郡行政架构,属国首领的官阶相当于郡太守。“太守”,汉代的级别是二千石,属于中高级官员。郡太守的权力很大,是该郡的民政、军事、司法的“一把手”。 与郡同级的属国下设都尉、丞、侯、千人等官。都尉是协助属国首领管理军事的官员,要比将军的官职小,属于今天校官这个级别,也可以说相当于一个军分区的参谋长;丞是政府部门的“一把手”,但要接受属国首领的领导,级别等同都尉,相当于今天一个地级市市长或者副市长这个行政级别;侯,相当于今天县一级的官员;千人即是管千人的人,类似于今天的镇长。另外,还有九译令(翻译官)、且渠(都尉领导下的中下级军官)、当户(主管民事的官员)等。属国可以有自己的军队,也就是所谓的“胡骑”。中央政府对属国不变政治原则是“存其国号而属汉朝”。 汉代最早设置属国是公元前年霍去病河西大捷匈奴昆邪王投降汉朝之后,《汉书》:“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在这里,我们看到五属国的面积等同于两个郡。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属国都与郡对等,级别相同。《后汉书》:“属国,分郡离远县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意思是大郡割边远县置属国,小郡则属国置于本郡之内,不另标名称。 我们看到,从公元前到汉末为止,汉王朝北、西、东三边诸郡:定安、天水、上郡、西河、五原、金城、北地、犍为、广汉、蜀郡、张掖、居延、辽东都有属国的设置,大者领有五六城,小者一二城。大郡割边远县置属国,如割广汉北部都尉所治为广汉属国,割蜀郡西部都尉所治为蜀郡属国,割犍为南部都尉所治为犍为属国,割辽东西部都尉所治为辽东属国。小郡则属国置于本郡之内,不另标名称,如龟兹属国只作为上郡的一个县而存在。 这么一说,所谓属国实际上是属邦,但汉代人为什么要叫它“国”呢?这是因为汉高祖刘邦的名字里有一个“邦”字,汉代人避讳而改称属邦为属国。这就是说,汉代属国其实不具备国家概念,不过比此前的称谓“部落”先进了一些而已。 唐代疆域图 在汉代的基础上,唐朝成为一个更加强有力的王朝,汉代被称为属国的许多地方已被彻底征服,如突厥即被永久性征服。同时,在汉代疆域的基础上,唐朝又征服了不少周边地区。如,室韦黑水靺鞨白山渤海(今西伯利亚)、高丽新罗百济(今朝鲜韩国),以及日本、泥婆罗(尼泊尔)等等。还有今阿富汗和中亚一带、今越南柬埔寨老挝,今印度、马来西亚和泰国一些地方,甚至远离我国目前领土的流鬼(今天的北极圈,爱斯基摩人)、大食(今阿拉伯和伊朗)等等。在这一广阔的区域内,唐王朝对我国目前的版图区域内的吐蕃(青藏一带)、回纥(新疆一带)、契丹(后来发展为辽国)、党项(甘肃一带)、南诏(西南地区)等属国的管理更接近于我们今天的自治区。 如回纥(回鹘),不但历代可汗要受唐朝的封号,可汗以下的大臣都要受唐朝的直接任命及罢免。唐朝不但在唐朝在漠北回纥地区驻军,还将回纥军队直接编入唐军受唐朝中央直接征调。这种有效的管理使回纥住地的入唐,唐朝的势力直伸至极北,“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甚至,回鹘灭亡后,其后裔在西州所建立的政权也将自己视为唐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从未将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王国。(文/路生) 少数民族同胞 这些史实都是我国目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渊源,也有助于提高对中国国情认识以及对民族问题的重视。即是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权,大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这不但维护了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同时不断增进了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和认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