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yw/171020/5777860.html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近两年来在酒泉各种舞台上有本土相声演员亮相,他们土得掉渣渣的酒泉方言、诙谐幽默的语气还有最后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包袱”,无疑给酒泉的观众带来了不同凡响的艺术享受。 甲:“我是一个混血儿。”乙:“哪里的混血儿?”甲:“‘京东’混血儿啊,我爸是金佛寺的,我妈是东洞的”…… 台下的观众顿时笑得前仰后合。 这是酒泉喜乐汇相声茶社的演员在文化惠民走进社区时的现场表演。 近日,记者走进喜乐汇相声茶社,四个年轻人正在排练相声。“每周五、周六、周天是茶社固定演出时间,平时我们就排练,编排新的段子。”喜乐汇相声茶社班主吴坚介绍道。 今年37岁的吴坚,是喜乐汇相声茶社四大台柱子里面年龄最大的,也是茶社的班主。其余三人,副班主陈永昌今年31岁,张运龙24岁,张超22岁。 “相声讲究口传心授,学艺的时候很艰苦,我和班主吴坚师从兰州李金辉老师。每次学艺坐火车硬座,晚上两人挤在50元的旅馆里,但回来的路上满心欢喜,回来后就反复练习老师教的东西。”陈永昌说。 从喜欢到爱,再到执着,把几个热爱艺术的年轻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吴坚在一个单位上班,学习和练习主要利用业余时间。陈永昌毕业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专业是主持和唱歌,但不知不觉爱上了相声。帅气的张云龙曾是酒嘉地区婚庆主持人大赛一等奖得主。年龄最小的张超感触最深:“高中毕业以后,我进了一家婚庆公司上班,心想以后决心靠嘴吃饭。但是自身条件不好,性格内向,还有些口吃。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几位师哥,开始学相声。没想到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学说相声的同时,我学到了语言技巧,克服了口吃和内向,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合格的主持人了。” “会说相声,就一定能当主持人,但主持人不一定会说相声。虽说说相声挣不了多少钱,但因为热爱,我们会坚持走下去,因为酒泉是相声的沙漠,再难,我们也要在这片沙漠地带播撒绿色的希望。”吴坚说。 愿酒泉嘻乐汇相声茶社越办越好,越走越远。 (记者高芸) 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