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癫疯有效方法 http://m.39.net/pf/a_6113618.html

肃北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己任,把坚决维护民族地区团结和谐与社会稳定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和检验标准,以打造“平安肃北”为主线,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引领、综治维稳责任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管控、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等各项工作,确保肃北县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

抓队伍形成“组织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肃北县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深入开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肃北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和《肃北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全面构筑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县”的工作机制,从而在形成一个目标明确,责任细化,上下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抓机制形成“效果最大化”的工作格局

针对肃北县牧民流动性大的实际,肃北县综治中心指导各乡镇综治中心以“走下去宣学”、“马背上送学”、“蒙古包讲学”的三学模式和“马背普法”的方式,重点推行羊群跟着草场走、牧民跟着羊群走、普法跟着牧民走的集“综合治理、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维护稳定”为一体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乡镇“马背普法小分队”,由乡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武装、信访、民政、团委、妇联等干部组成,建立形成“多位一体”机制,具体工作以乡镇综治中心牵头,实行“三排查一包案”机制,即:突出矛盾重点排查、一般矛盾经常排查、疑难矛盾集中排查、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力求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逐步使乡镇“马背普法小分队”成为法规政策的宣传点、矛盾纠纷的汇集点、化解点、牧民权益的维护点。二是组建村级“马背普法小分队”,主要由包村领导、村“三委”成员和各村调委会成员、综治员组成,推行“三及时一调解”工作机制,即:及时排查矛盾、及时发现控制、及时掌握动态、依法调解纠纷,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的目标。切实把“马背普法小分队”变成法律常识的宣讲队、矛盾纠纷的排查队、人民调解的工作队和各类信息的收集队,同时还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村“治安户长”的作用,以联保、联防和联调的工作方式,及早防控、排查、化解牧区不稳定因素,提高了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抓管控,形成“无脱管失控”的工作格局

做好特殊人群管控、帮教工作,肃北县综治中心坚持早部署、早安排、早预防,切实做好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的管控帮教工作,确保特殊人群无漏管、脱管、上访、重新违法犯罪事件发生。积极与司法部门配合协作、联系沟通、工作衔接,确保社区矫正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无漏管、脱管现象的发生。邀请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授课,帮助特殊人群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避免重新犯罪。并强化对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掌握和管控,根据每个人个性特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教方案和防范措施,切实做好教育引导和思想疏导工作。开展节前走访慰问,加大帮扶力度,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最大限度消除不稳定因素。

抓普法,形成“形式多样化”的工作格局

肃北县地域辽阔、牧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为解决牧民群众学法普法难这一问题,乡镇综治中心干部职工克服吃、住、行不便等困难,频频往返于各村牧民的蒙古包之间,把法律知识送到牧民手中,普法内容丰富,形势多样。每到一处,普法分队成员不顾路途颠簸和疲劳,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授课、讲座、解答咨询,并通过悬挂警示图片、发放蒙汉双语宣传资料等方式方法尽最大可能让牧民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综治中心普法小分队还结合各村开展那达慕活动、春秋两季防疫、党员冬训等有利时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普法宣传活动的覆盖面。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融合新媒体充分发挥互联网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利用网站、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