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33646.html 11月16日14时20分,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四)运载火箭。(资料照片) 11月16日14时2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刹那间红光四起,谷神星一号火箭在轰鸣声中腾空而上,“一箭五星”奔向太空。 望着湛蓝的天空上火箭尾焰变得越来越小,星河动力航天公司谷神星一号总设计师张军锋不发一语。直到五颗卫星均成功送入轨道,他才舒了一口气。中国民营火箭连续成功发射的纪录在这一刻被刷新。 张军锋来不及庆祝。距离下一次发射只有两个月时间,当天他就赶回北京的“火箭一条街”。“火箭一条街”位于北京经开区荣华南路附近,聚集着包括星河动力在内的一批民营星箭公司。 两年前,星河动力成功发射中国第一枚进入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民营商业火箭“谷神星一号”,这也是中国发射入轨的第二枚民营火箭。如今已经连续四次发射成功。 回到北京后,张军锋带领团队朝着“五连胜”发起挑战。很快,他拿到了遥四的数据:整个飞行时序与设计吻合,具体时间点与预期相差比较小,最大不超过20秒;五颗卫星入轨精度要求半长轴小于5公里,但实际最长米、最短只有46米,意味着入轨精度很高;振动、冲击等数据也都在设计要求范围内……这代表着“谷神星一号”已逐渐成熟。 “虽然谷神星一号的基础状态已经相对成熟,但遥五发射的卫星和遥四不一样,轨道也不一样。”对于他而言,这意味着星箭布局、星箭分离、飞行时序、弹道等总体设计、总装测试、飞行设计上都要重新走一轮。 实验室里,一摞厚厚的设计文件摆在他的案头。设计复查是当下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首先要从纸面上确认星箭接口等各个分系统是否存在问题;各个分系统则对每个产品的性能指标再次确认,查找是否有异常数据;总装测试完成后,还需要对每一帧的多媒体记录进行复查……细节虽小,至关重要。 这几年,民营火箭如雨后春笋,成功与失败交织,同一款火箭连续发射成功的纪录并不多。“火箭是特殊的系统工程,是一次性产品,没给我们试错的机会,只要一颗螺丝钉没拧紧都有可能造成失败。”他说,为此,上上下下不计其数的环节和流程都要把好关。 年,《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出炉,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航天领域。从此,一批民营的星箭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从体制内走出的张军锋深刻地感受到,民营火箭公司无法完全照搬体制内的整个制度体系,需要建立自己特有的研发体制;同时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下,设计上更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