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先锋领航”行动为统揽,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选优配强骨干队伍、创新创优发展模式,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突出压实责任 上下联动聚合力 县委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治责任,专题研究部署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明确要求县级领导2年内遍访全部行政村、每年走访群众不少于50人次,县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摸实情、解难题、办实事,32名县级领导包乡攻坚、个县直部门包村帮扶、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户解忧,推动力量向一线聚集、资源向一线配置、压力向一线传导。精心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三张清单一张表”,逐乡镇、逐部门细化分解重点任务和工作职责,健全完善一名县级领导包抓联系、一名乡镇班子成员定点推进、一名组工干部蹲点指导、一名第一书记驻点落实”的“四个一”落实机制,确保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高位推进、高效落实。健全完善定期调度、定期研判、定期督查的工作推进机制,及时召开相关部门单位和乡镇参加的工作推进会,分析研判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对突出问题点对点调度、一对一研判,县委组织部班子成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明察暗访,推动形成了科学定责、严肃问责的压力传导链条。突出选优配强 骨干引领增动力 牢固树立“为发展配干部、凭实绩用干部”鲜明导向,56名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的乡镇班子成员在换届中实现职务进位,42名优秀干部充实进入乡镇领导班子,41名综合素质好的干部提拔担任乡镇事业站所负责人,真正让优秀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建功立业。大力实施年轻干部“蹲苗”计划,为每个乡镇选派1名挂职副乡(镇)长,选派87名优秀机关干部驻村帮扶,切实把精兵强将选配到乡村振兴一线。大力实施乡村干部“铸魂淬火”工程,名村组干部参加大专(中专)学历提升教育,储备后备干部名。创新开展乡村干部“双挂双学双提升”培养行动,86名村干部“上挂”乡镇跟班学习,83名乡镇干部“下挂”到村蹲点指导。精心谋划开设“乡村振兴大讲堂”,14名县级领导带头授课,6名乡村干部在线参加培训和测试,推动乡村干部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双提升”。围绕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分领域组织开展领军人才“六大行动”、乡土拔尖人才“三带”行动,打造农村实用人才、农村电商人才等21支乡村人才队伍,先后选拔领军人才和乡土拔尖人才名,选派名科技特派员下沉村组蹲点指导,组织20名专家医师、14名骨干教师支医支教。制定印发《瓜州县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办法》《乡村振兴专家智库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扎实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评选工作,深化与省市科研院所合作,配套专项资金万元,柔性引进省市专家教授37名,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强力支撑。 突出创新创优 融合推进添活力 创新实施“五心聚力建新村”行动,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十乡百村千家万户”示范创建行动,全面推广“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集体强在产业链”的“五链”建设模式,成立祁连戈壁、西域风等合作社党支部39个,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32个,培树示范合作社个、党员致富能人1名、创业致富带富标兵户,推动建成戈壁生态农业2万亩、特色产业65万亩,着力打造绿色枸杞、高端蜜瓜、生态牛羊三个10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10.2%。立足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研究制定《村级组织运行规则》,探索建立“一审四议两公开”机制,全面推广“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产业对接到户、政策落实到户、精准服务到户”的“五个到户”工作法,组织广大党员在乡村建设行动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带动全县落实新建农房户,改造卫生户厕1.7万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5个、县级以上文明村35个,推动形成了党群共建幸福美好家园的良好局面。立足破解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难题,研究制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管理办法》,建立村干部激励奖励机制,采取“光伏项目普惠一批、产业项目创收一批、盘活资产增收一批、股份合作扶壮一批”的“四个一批”务实举措,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年75个村集体经济均超过5万元,38个示范村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撰稿:朱亮 监制:洪福责任编辑:朱亮编辑:徐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