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 JiuQuan 一条丝绸之路,给酒泉这座城留下太多的故事,它因此繁荣,因此厚重,也因此得到更多与丝路沿线城市交流对话的机会;两千多年文化的交融与积淀,传承与湮灭一幕幕在眼前上演,让酒泉这座城学会包容的智慧;历史的荣光没有裹住前进的脚步,今天,酒泉还会与更多代表先进与进步的世界名城对话,寻找自己奔向未来的道路。 对话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是认知的延伸与丰满,可以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更准确的定位。这不,丝路上的名城酒泉也与几个世界名城展开了对话,一起去看看酒泉通过这场对话有何所得吧。 丝路文化对接的窗口 酒泉VS伊斯坦布尔 公元前年,霍去病破匈奴进河西,发现茫茫大漠中一片绿洲河谷,这里“城下有泉,其水若酒”,非常适于居耕,汉武帝遂将此地设为“酒泉郡”。两年后,借取得河西走廊交通要塞之便,张骞再次出使西域,终于开辟出横贯亚欧的“丝绸之路”。从此,酒泉便成为连接中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港口。如果说酒泉是汉代丝路上中国通往欧洲的窗口,那么伊斯坦布尔则是迎接中国商旅进入欧洲的桥头堡。 如今,行走在酒泉境内的丝路沿线,无数历史遗迹仿佛还在诉说着千年前的繁盛景象。“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的玉门关与阳关便是当时重要的关隘,它们分立南北,共同守卫着往来于丝路的商旅们。从酒泉市出发驾车一路向西,大约三四个小时便来到玉门关景区,站在雄浑的玉门关前,看着汉长城遗址的斑驳,仿佛几百人的庞大商队刚刚从这里浩然走过。酒泉多地都曾发现汉代屯田遗址,其沟渠、田埂遗迹至今清晰可见。瓜州县的锁阳城遗址不但有城郭遗迹,完整的古代灌溉水利系统,拦水坝、干渠、支渠轮廓也清晰可见;在悬泉置遗址,曾发掘出简牍、铜、铁、漆、木、丝、麻、纸等众多文物,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中西方文明和谐交融的生活画卷。在酒泉市内,一座有两千余年历史的汉式园林“西汉酒泉胜迹”则展示着酒泉延续千年的汉风古韵,从西域而来的商人们在这里第一次见识到大汉的气魄。 从中原出发的商旅途径酒泉,继续西行,穿过中西亚的荒凉戈壁,终于到达欧洲大陆,而他们落脚的第一站便是横跨亚欧的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作为如今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与酒泉一样,两千多年来这里都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镇,“丝路”所带来的文化与景象在这里同样随处可见。 土耳其非常重视丝绸之路这一古商道和文化历史瑰宝。在两千多年前,土耳其境内商贸发达,经济繁荣,每40公里(大约相当驼队一天的路程)就会有一座驿站,这些驿站也被称为“骆驼宫”,承担着商队的补给、休息、交易乃至文化交流的角色。如今,土耳其境内有很多经过修缮改造,融酒店、餐厅为一体的“古驿站”,像千年以前那样为往来的旅客提供服务。当然,也有保存完好的古驿站遗迹,比如苏丹哈尼驿站便是最大最著名的一座。 在伊斯坦布尔,随处可见丝路带来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漫步在市区街道,可以看到“奥斯曼帝国时期皇宫表率”的托普卡帕宫;君士坦丁七世为纪念祖父而建的君士坦丁方尖碑;刚看完著名的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没想到它的对面便坐落着基督教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这里的博物馆里既有保存完好的亚历山大大帝石棺,也有反映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哈梯以及赫梯等文明的珍贵文物。有趣的是,在博物馆里总能发现很多中国瓷器。原来,这里的人们两千多年来一直大量使用瓷器,而这些瓷器正是从中国预定,并经酒泉通过丝绸之路运送而来。酒泉与伊斯坦布尔对话,它们认识到文化交融对彼此的滋养,看到经济开放所带来的繁荣,也坚定了“一带一路”这一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石窟铭刻的传承与兴衰 酒泉VS孟买 自两汉之际佛教从印度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入中国之后,便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因途径河西走廊传入中原,佛教在酒泉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莫高窟便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而在遥远的印度,佛教并没有在它的故土扎根成长,如今,我们只能在遗留的石窟里寻找佛教在这里曾有过的辉煌。 印度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当属阿旃陀石窟,这座位于孟买市东北三百余公里的石窟早在公元前2世纪便开始凿建,现存的30窟全部开凿在离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从东到西长米,规模宏大。阿旃陀石窟以精美的石窟雕刻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现了公元前2世纪到7世纪中叶佛教文化艺术在印度的发展。可以看出,佛像的雕刻手法逐渐精熟,人物的刻画愈加细腻精巧;壁画的主题大多为宣扬佛教,除此之外还描绘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明快、生动的笔触让这些壁画成为极具历史性与艺术性的杰作。曾几何时,这里曾经住满了僧人,不过随着8世纪左右佛教在印度衰落,繁华终归冷落,这座石窟也逐渐被人忘却,直到一千多年后才重新为人所知。 大约在3世纪时,石窟艺术随着佛教的传播来到了中国,新疆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等佛教石窟相继开凿。其中,位于酒泉的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年,拥有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和尊泥质彩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其实莫高窟最初的规模也不大,是随着佛教在中国兴盛才逐渐发展起来,细品莫高窟,无论从石窟雕刻、壁画的数量还是艺术风格的演变成熟,都可以读出漫长历史赋予它的丰盈。 开凿阿旃陀石窟的工匠也许不会想到,当自己精美的作品备受冷落之时,印度的佛教石窟艺术却在遥远的莫高窟得到传承与发展。孟买与酒泉对话,也许最想从中寻找佛教文化在自己国家曾经的辉煌,恰如7世纪时唐玄奘前往阿旃陀石窟朝圣时的虔诚。 为梦而追逐的航天城 酒泉VS休斯顿 提起“航天城”,美国人会自然地脱口而出“休斯顿”,而中国人想到的肯定会是“酒泉”。这两座城或作为先行者继续推进载人航天的科研,或作为后继者在载人航天技术上不断追赶超越,它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为人类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年4月12日,苏联人把宇航员加加林成功地送上了太空。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美国将在十年内将人送上月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则很快选定在休斯敦建立约翰逊宇航中心。从这一刻起,约翰逊航天中心便成为美国航天事业的心脏和神经中枢。 虽说美国登月飞船和航天飞机的很多发射任务是在佛罗里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但所有的发射任务都是由约翰逊宇航中心这个“大脑”直接指挥控制的。除了指挥控制中心,这里还有宇航研究中心、航天员训练中心以及一座大型宇航展览馆,游客可以参观火箭、卫星,还可以了解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工作情况,俨然成为航天知识的科普课堂。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酒泉作为中国现代航天的摇篮,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日新月异。从酒泉市出发,驱车向东北方大约行进公里,便能看到神秘而又让人向往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自年创建以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第六艘载人飞船“神舟十一号”以及“天宫一号”都从这里顺利升空。 像休斯顿约翰逊宇航中心一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是游客们向往的热门的旅游地。航天城里没有想象中荒凉的戈壁,只有绿树成荫的宽阔马路和整齐的各种建筑。在卫星发射场,游客可以在四五里外与发射架近距离接触,如果遇到有发射任务,那种近距离才能体验的震撼定会让人铭记一生;在宇航员公寓“问天阁”,要抓住近距离接触航天员生活地方的机会;航天中心还开放了东风场史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东风水库、沙漠胡杨林等景点,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酒泉与休斯顿之间的对话,是人类凝望太空的思索与探寻,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追求真理的勇气,也是推动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助推器。 酒泉就是这样一座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塑造了它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基因,这股坚强的力量又让它在追逐未来的道路上不畏强手,成为它不断超越自我,打开通向美好明日大门的钥匙。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图文来源:年第3期《西北旅游》杂志 编辑:L.Y 往期精彩回顾 “秦岭与黄河对话”移师老区绥德 沿着丝绸之路向亚欧最西端出发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请到绥德聆听河山“对话” ▼更多精彩推荐,请治疗白癜风的办法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