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魏晋时期的砖室墓,棺盖内侧有伏羲女娲图

  近日,记者从酒泉市文物局了解到,年我市共抢救性发掘清理5座古代墓葬,清理出土文物数件。其中,玉门发掘1座魏晋时期墓葬,肃州区发掘4座东汉时期墓葬。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发掘的古墓葬,包括墓穴、葬具、随葬器物和墓地,其墓室结构和出土器物是研究其所属时代、地区和社会阶层之间埋葬习俗以及社会生活状况的重要实物资料。

肃州区银达镇发现的东汉时期墓葬及遗物

肃州区银达镇发掘4座墓葬

  当地的文物保护员将此事向肃州区文物局反映,肃州区文物局随即将此情况上报酒泉市文物局。经市文物局上报省文物局后批示,考虑到该墓为挖沙取土时因车轮碾轧已塌陷,指派肃州区文物局进行抢救性清理。

  年10月14日至20日,经过7天的紧张工作,抢救清理小组在该处共清理出墓葬4座,其中砖室双室墓1座,双室土洞墓3座。依据墓室结构和出土器物判断,初步认定为东汉时期的墓葬。

  第一座墓为斜坡墓道双室土洞墓,据地表深1.1米,平面呈“凸”形,前室平面呈长方形,顶已塌,长2.56米,宽2.15米,深1.9米,内有塌土,土质疏松。后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9米,宽1.96米,深1.69米,墓葬前后室顶面略呈圆弧。出土器物主要是陶器,有壶、罐、釜、鼎、仓、案、盘等;木器有彩绘木雕鸡、狗,木车、木俑;还有草编1件,麻布1件,鞋1双,帽子1顶;出土两具棺木,结构基本完整,棺盖内有彩绘,主题为伏羲女娲图像。

  第二座墓为斜坡墓道砖室双室墓,前室平面呈正方形,长1.97米,宽1.94米,后室平面呈长方形,长3.15米,宽2.05米,深1.8米。出土器物主要是陶器,有灶、罐、勺、井、桶、盘、壶、盆;木器有彩绘木雕鸡、木车;出土货币7枚。

  第三座墓为斜坡墓道双室土洞墓,前室长1.4米,宽2.1米,深1.74米。后室长2.3米,宽2.1米,深1.5米。出土葬器物有陶碗、陶勺、陶灶;木器有彩绘木雕鸟、木马头等;铜器有铜灯碗、铜刀。

  第四座墓为斜坡墓道双室土洞墓,前室长1.4米,宽1.7米,深1.25米。后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3米,宽1米,深0.98米。出土彩绘木器和货币3枚。

玉门市清泉乡发现的魏晋时期墓葬及遗物

玉门市清泉乡发掘1座墓葬

  年7月27日,在玉门市清泉乡白土良村南边的新建国道线上,修建国道的施工队在地面铲土过程中挖出一个窟窿,一座古墓就这样被发现了。

  玉门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往现场处理。初步了解情况后,认为该墓葬为魏晋时的,迅速向上级文物部门报告,随后开展抢救性清理。

  经过连续4天的抢救性发掘,将墓室内的可移动遗物全部清理出来运回博物馆,同时进行了拍照,绘图。

  记者了解到,该墓为一套二砖室墓,上面平整无隆起。由墓门、门道、墓室、墓室门构成。墓门向南开。墓室为一前二后3室,前方后长。前室3.05米见方,东西两侧墙面各分布着三层共29块彩绘砖,室内有7件残陶器和一些陶片,1件木马躯干,铜钱若干。前室北面并排连着差不多大小的两间后室。两后室中各放两具棺木。西侧后室西边棺木仅剩底板,没出遗物,其他3具棺木基本完好,都出土了一些遗物,共计件。在东边2副棺盖内侧绘有彩画,一副有伏羲女娲的图案,另一副有青龙白虎的图案。   

来源:飞天周刊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