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产业优势,全力打造“两大增长极”、倾力培育“四大增长点”,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造清洁能源、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与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百亿乃至千亿级实体经济“巨人”,力争规上工业企业达到户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以上,构建产业持续优化、新动能加快积蓄、新引擎不断发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1.全力打造酒嘉双城经济圈。坚持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共建共享、深度融合,建立酒嘉定期协商洽谈机制,以酒嘉为核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两市融合互补发展,打造兰州以西乌鲁木齐以东最重要的支点城市群。加速戈壁生态农业、新能源综合利用、冶金制造、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错位互补、协调联动的特色产业体系。协同推进核技术产业,以发展核电装备制造、核燃料循环及乏燃料后处理、核能清洁利用、核技术利用、涉核装备制造、航空航天配套、军工电子等产业为重点,全力保障酒泉核技术产业园建设,加强军地联动发展,打造全国军民融合核产业创新发展基地和商业航天发射配套服务基地。高起点规划建设同城化交通网络,协同推进酒嘉绕城高速、G过境线改造、轨道交通等项目,形成景区景点交通环线。统一规划布局城市功能,加快推进新城区三期开发建设,加强市政设施网络衔接,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推动义务教育、交通出行“同城待遇”,健全双向转诊、疫情预警、基本医保报销等机制,推动旅游景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免费向两市居民开放,更好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2.倾力培育新能源产业基地。坚持“基地化推进、大电网外送”思路,加快建设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源网氢储为一体的绿色能源体系,主攻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光热、电网升级、调峰电源、储能装置等八类工程,集中精力做大产业规模,做优发展质量。加大平价风光电开发力度,力争新增电力装机万千瓦以上。争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开展碳汇交易。加快建设以玉门为起点的第二条电力外送通道,开拓省外电力消纳市场,扩大高载能产业规模,稳步开展增量配售电改革试点和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扩大清洁能源供暖覆盖面,促进风光电上网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建成千亿级规模的清洁能源产业链。 3.倾力培育煤化工与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正确认识传统产业和落后产能的关系,加快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玉门油田加大酒泉盆地油气资源探采力度,加快实施油田炼量扩容、高端油品提炼、特种油深度加氢等重点项目,构建石化、煤化工与精细化工等互为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借助酒泉国家陆港型枢纽形成的蒙煤南下、疆煤东运大通道,着力引进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的高端化学品、精细化工新材料、中间体和原料药等项目。培育玉门东建化园区、玉门老市区化工产业区、金塔北河湾循环经济产业园、瓜州柳沟煤化工产业园等省级化工集中区,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打造西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化工产业基地。 4.倾力培育以马鬃山等地区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基地。推动马鬃山口岸复通,加快建设马鬃山经济开发区,布局建设矿产资源交易中心,鼓励支持博伦矿业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建成集勘探、开采、加工、保护为一体的资源工业特色小镇。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加强矿产资源合作集约开采,大力发展黑色金属、煤炭、非金属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和新材料生产、有色金属产品加工等产业,支持传统工矿企业实施补链、延链、强链技术改造,打造一批智能矿山、绿色矿山,力争开发区总产值突破亿元。 5.倾力培育酒泉经开区以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基地。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数据信息、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重点突出高端新能源、石化、农机、电工电器装备研发制造,大力引进光热装备制造企业,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高新技术项目,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建设新能源备品备件交易市场,实现装备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建成辐射全省乃至西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示范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经开区基础设施和经营性公用设施建设,引导技术、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集聚。采取资源整合、破产重组、股权置换、互保共建等方式,扶持重点龙头企业落实订单、扩大生产,尽快实现恢复性增长、集群式发展,力争园区规上工业企业达到50家,生产总值实现翻番,重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序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